姚建国、姜玉华夫妇痴迷实验田

【时间:2010-08-18 00:00】【来源:邵阳新闻在线】【字体:

    邵阳新闻在线讯 主动从村里接手8亩实验田技术指导,他真是吃了“豹子”胆了,8月16日,双清区高崇山镇长木村53岁的姚建国领着记者来到他的实验田边,看到那金灿灿、黄澄澄的稻穗低着头,弯着腰,好像在向记者诉说着姚建国在做试验田技术指导的辛酸。“我家搞了近两亩田的实验,这中稻快要收割了,你看这背倒田矿的稻穗,1000公斤一亩是绝对没问题的,这多亏了姚建国、姜玉华夫妇无微不至的田间技术指导啊,今年的产量可望比去年增产30%以上-----”长木村8组的袁佳祥高兴的对记者说。
   今年53岁的姚建国、姜玉华夫妇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一辈子没有离开过田土,原来有点文化基础的姚建国、姜玉华夫妇虽然整天都在田土边转,但是他们在农忙中一直没有忘记自学相关农业技术知识,同时结合实验,取得了好好的成就。后来随着他们儿女长大了,而且在外面创业也还搞得不错,看到如此勤奋好学的父母,他们也赶到很欣慰,如是就跟他们配备了电脑并连通了网线,这样一来,他们如虎添翼,大开了世界各地农业的眼界。“试验田”这个在他们眼里并不陌生的词语,可是却没想到这里面却有这么大的文章可作。在通过对相关网站的了解,他们的方式方法和规模等,姚建国、姜玉华夫妇就再也坐不住了,一直怀有想利用自己实验来带领村民快发快富的雄心,他们夫妇就一直在奔波着想搞一块大的试验田,同时也向他们孩子下了资金赞助的任务,正当他们在默默奔波的时候,一份《邵阳市三区测土配方施肥田间实验方案》的文件下到了他村里,一段显目的文字让他眼睛一亮:“为了切实做好测土配方施肥工作,运用田间肥效实验,开展相关研究,不断验证和修订施肥指标体系,建立合理的平衡施肥模型,确定各种作物合理施肥量-----”一段星星般的字眼,让他们夫妇欢呼。
    正在他们处在欣喜之中时,姚建国的手机响起来了,原来是村书记曾更祥跟他打来了电话说,村里遵照上面指示,要在村里高试验田,要求是至少8亩田,这是个要承担很大风险,很大责任的苦差, 私人我们长木村是没那个家有这么宽的面积的,谁也不会愿意把所有田都用来做这样风险的试验田的,所以在发展之初做好村民工作是艰巨的任务,其他还有许多的和村民间的矛盾等问题要考验你们的。接电话时姚建国当即就下了军令状,说一定要不惜一切代价把他心爱的实验这事做好。
    一亩天要划成15块,不同的品种、科学施肥等。看到他那记录详明的资料里写作:实验地点:高崇山镇长木村11组,农户肖正林,经度:1113550.2,纬度:251.2。供试土壤:潜育性水稻土,请泥田土种,供试肥料:尿素、磷肥、过磷酸钙、钾肥、氯化钾等,试验处理,1、测土配方施肥区等近20余本详细的记录本,从各个不同期间的记录,浇注着姚建国、姜玉华夫妇所付出的多少个日日夜夜的心血是难以让一些不理解的试验田户所理解的,几次晕厥在田边,得来的只是一句;“自找的,想出风头啊”等讽刺话语。村民要的是丰收的喜悦,而不是叫苦的声音,姚建国无限感慨的说,说起为试验田所吃的苦头是三天三夜也说不完的。原来他们的葡萄、冬瓜等在村里是管理得最好的,每年亩产值比别人至少要高出1000元以上,可今天他们的葡萄却刚好跟人家平起了,但是姚建国看到老婆理解的眼神和温情的笑容,他歉意的笑了。
    “今年试验田的丰收就是爱的力量,更是辛苦的回报,虽然吃了些苦但是苦中有甜,我会一辈子无私支持老姚的事业的----”质朴的言辞不是华丽的装饰,她是用实际行动做到的。但愿这对田间夫妻永远丰收。

相关内容

分享到:
责任编辑:

猜你喜欢

关于我们 - 领导班子 - 动态消息 - 荣誉成绩 - 网站声明- 网上投稿 - 联系我们 -
Copyright 2009-2023 © www.shaoyangnew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邵阳新闻在线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