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磨砺人生更加难忘

【时间:2015-08-06 09:24】【来源:邵阳新闻在线】【字体:

  日前,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少工委印发《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强调中小学要明确并保证劳动教育课时,要将校外劳动纳入学校教育工作计划,并安排一定时间的校外劳动实践,还要建立学生劳动评价制度,作为升学、评优的重要参考。

  《意见》说,小学、初中、高中每个阶段都要安排一定时间的农业生产、工业体验、商业和服务业实习等劳动实践,组织学生学工学农。城镇学校可结合实际情况组织学生参加公益劳动与志愿服务,农村学校可结合实际情况在农忙时节组织学生帮助家长进行适当的农业生产劳动。

  对这一规定的出台,笔者确实要拍手叫好。都说劳动创造了人类,创造了历史,可是,近些年来,在对学生的教育中,应试教育唱响了“主旋律”,而品德教育却视为可有可无的项目,尤其是品德教育中的劳动教育,更是靠边站了。现在城市里长大的一些小孩,根本分不清水稻、小麦。劳动教育缺失,带来的后果相当严重。学生不珍惜劳动成果,好逸恶劳,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淡忘……

  回想起我的中学时代,劳动教育可是“主课”,让我们受益匪浅。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我们的教育方针是“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这个教育方针政策虽然带有浓重的政治色彩,深深地打上了那个时代的烙印,可对劳动教育的重视,不能不肯定好的一面。

  1975——1979年,我在家乡铁塘学校读中学的4年里(初、高中都是两年制),与生产劳动结合得是切切实实。每天上学一般是5节课,几乎是每周都要搞一次学农或者学工劳动。学校对面的石桥大队黄土生产队,我和同学们去送过“绿肥”:从山上刨取青苔,从土坎上拔取杂草,从野外拾掇牲畜粪便。秋冬时节,生产队上的水田中,用泥巴围起了大大小小的圆圈,专门用来积蓄绿肥的。农村社员收割晚稻后,出工干的活就是围绕积肥的。各家的猪圈、厕所里的肥料全部归到了田中。冬天的田野,辛勤的农民朋友用双手绘就了多姿多彩的图画,他们的孩子——那些读书的中小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也要给图画加点颜色。

  生在农家,长在农村,我与泥巴似同兄弟姐妹。铁塘学校一楼后墙地面,是学生制作红砖坯子的场地。每天上午,那里是热火朝天,干劲冲天:挖的挖泥巴,提水的不断提水,有的用双脚踩烂泥巴,有的用双手搬运泥料,有的用砖模具用力打制砖块,有的当助手运送砖坯。场地不是宽敞,一次只能容纳两个班的学生学工劳动,学校便安排各班轮流劳动。那时的学生天真无邪,根本不会偷懒,消极怠工,怕只怕自己力不从心,不如别人干活快和多。我个子在班里算高的,力气也不小,所以,劳动中表现出色,老师喜欢,同学羡慕。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公社(现在叫乡)在鲤鱼山上修建“五.七”学校,办成后从初中毕业生中招收新生,以学农为主,毕业时发高中文凭。鲤鱼山地势险峻,群山环抱,在那里建筑学校,真是敢作敢为,开拓进取精神强!建校需要大量的砖瓦,木料倒可以就地取材。在砖瓦问题上,公社领导和文教办的领导眼光瞄准了历史悠久的铁塘宗祠。在破除迷信破旧立新的岁月中,拆除宗祠不会遇到什么阻力。这样,初中毕业时,好几天的读书就是用一根扁担两根绳索挑砖瓦上鲤鱼山。

  初中在文体班读书时,我们还到祁东县七星岭一个农场一边参观一边劳动。往返30多里,都是靠自己的铁脚板。

  铁塘学校坐落在金华山下,山脚下有一片黄土地,是学农基地。读高中时进了11班,班主任是刘连夫老师,我受到他的器重,不仅和他的儿子是同桌,还担任班上的劳动委员。高一新学期,刘老师带领学生到学农基地种麦子,安排我和几个有力气的同学到厕所里捞大粪,再担往基地,来回两公里多,毫无怨言,反而感到光荣。

  劳动创造人类,劳动创造世界,劳动创造财富。今天,面对自己的学生,我有很多很多的话想说,想和他们交流,但又怕他们不理解不相信:“老师,怎么会是那样?为什么不用汽车来运输?为什么不请民工?”

  现在,教育部又发出通知,强调开展劳动教育,是明智之举,迫在眉睫,关系重大。也许,当代中学生再难回到我那时的劳动教育生活,只能是想象了,但我要骄傲地告诉今天的中学生,劳动教育磨砺人生,更加难忘。

相关内容

分享到:
责任编辑:

猜你喜欢

关于我们 - 领导班子 - 动态消息 - 荣誉成绩 - 网站声明- 网上投稿 - 联系我们 -
Copyright 2009-2023 © www.shaoyangnew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邵阳新闻在线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