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耕作”成为大学劳动教育必修课很有必要

【时间:2015-10-23 09:09】【来源:邵阳新闻在线】【字体:

  近日,四川大学锦城学院在校学生的一组“农田耕作”照片在网络中引起热议。在夜幕下,一群人打着手电在栽种作物,有人用手扶式拖拉机耕种,有人拎起水桶向农田内浇水。该校李老师介绍说,这是锦城学院开设的劳动教育课,其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农场劳动。该课程是1万多名锦城学院学生的必修课,所有学生不分专业都要参加农场劳动课。创立此课程的邹校长提出:“学生必须亲手碰到泥巴,才能知道什么是奋斗,什么是劳动。”请谈谈你的看法,欢迎来稿讨论。

  笔者认为,虽然读书也是一种脑力劳动,但不是体力劳动,而“农田耕作”既是一种脑力劳动,也是一种体力劳动。只有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相结合的劳动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劳动,因为劳逸结合,既开发了智力,也锻炼了体魄,因此,虽然读书也辛苦,但不能用读书来代替劳动。大学生已经不是未成年人了,而是年满18岁的成年人了,家住城镇的大学生假期回家后,要主动帮自己的家人承担一些必要的家务劳动很有必要;家在农村的大学生,放假回家时,不仅要帮自己的父母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而且还要帮父母干一些重体力的农活,亲自体验一下父母劳动的辛苦和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

  想当初,我们读小学和初中的时候,8岁的我就开始为生产队看牛,还要帮家里扯猪草,挑水,直到初中毕业,每年可得工分800分(看黄牛时)或者1000分(看水牛时),到年底生产队搞决算时,凭我母亲在生产队做工和我看牛挣到的近2000分的工分,马虎还能吃到生产队的平均粮。读高中时,学校每学期都要安排我们这些高中生到当时的金田公社(我们是黄桥公社)光明大队(现在的石市村)担土开田,吃住在当地,而且一劳动就是个把月,真正体会到了劳动的辛苦。1975年1月,我在离家十多里路的洞口县黄桥区中学(现在的洞口七中)高中毕业。19岁的我高中毕业后的三年时间里,到1978年3月止,我一直在生产队务农。在这段时间里,我曾经犁过田,打过耙;到洞口县石江区的老寨煤矿挑过煤;到石背公社荫山铺修过水圳;去我们三角大队的园艺场做过工,到我们黄桥公社的晒龙滩治过沙洲,造过良田;给我们黄桥区(现在是黄桥镇)的黄桥大桥修建工程抬过石头;经历了在同一时间内要完成抢收早稻和抢插晚稻的“双抢”任务,因为“双抢”晚上还要熬夜做“扯秧”或者“看守水”的事情,饱受蚊虫和蚂蟥的叮咬,挣够了每天10分工的劳动日。可以说,是劳动磨练了我的意志,成就了我的人生!

  可是,在现代社会里,劳动教育在社会中被淡化:“一夜暴富、不劳而获”的思想有所蔓延,体力劳动和生产劳动被忽视。劳动教育在学校中被弱化:劳动与技术课程经常被占用,师资、场地、经费缺乏,劳动教育无计划、无考核;有的把劳动当惩罚手段,劳动多教育少,忽视劳动观念和劳动习惯培养。劳动教育在家庭中被软化:体力劳动和生产劳动在家庭教育中被忽视,家长往往只关心孩子的学业成绩,只要学习好,什么都不用干。而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由于家长们的溺爱,中小学生劳动机会减少,大学生劳动机会更少,劳动意识缺乏,出现了很多学生轻视劳动、不会劳动、不珍惜劳动成果的现象,使他们“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例如,在现在的农村,二十岁以上的年轻人读书毕业后大多在外地打工赚钱,从来没有在家里干过家务或农活,对农业生产可以说是一窍不通。剩下的是一些五十岁以上的年老多病的劳动力在家里耕种田地,造成许多田地荒芜,杂草丛生。这种情况令人担忧:今后的田地谁来耕种?农业生产谁来承担?

  为此,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一定要向老一辈劳动人民学习,学习他们吃苦耐劳,敢于担当的劳动态度;学习他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劳动精神;学习他们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劳动观念;学习他们勤劳致富、勤俭持家的劳动本色。这是因为劳动创造财富,劳动创造了人本身,没有劳动,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没有劳动,就没有眼前的一切。劳动必须要付出艰苦的努力和辛勤的汗水,尤其是“农田耕作”必须根据各种农作物生长的规律精耕细作,及时进行下种、浇水、中耕、锄草、施肥、杀虫和收割等各项劳动,每一项劳动任务都必须付出诸多努力和汗水。所谓“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道出了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所以,劳动最光荣,劳动人民最伟大,大学生一定要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珍惜劳动成果。

  所以,“农田耕作”成为大学劳动教育必修课很有必要,这样可以让当今的大学生亲身体会到劳动的辛苦,知道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同时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树立吃苦耐劳的思想,既锻炼了身体,又磨练了意志;既学会了劳动技能,又收获了劳动成果。何乐而不为?例如,近日,四川大学锦城学院在校学生的一组“农田耕作”照片在网络中引起热议。在夜幕下,一群人打着手电在栽种作物,有人用手扶式拖拉机耕种,有人拎起水桶向农田内浇水。该校李老师介绍说,这是锦城学院开设的劳动教育课,其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农场劳动。该课程是1万多名锦城学院学生的必修课,所有学生不分专业都要参加农场劳动课,一学时为一节课,每节课40分钟左右,完成32学时的课程是每名学生的“毕业通行证”。至今所有学生都顺利地通过了该课程,还没有出现此课程挂科的学生。李老师说,“夜耕是因为最近下雨。”目前已经到了播种油菜的季节,但近来成都经常降雨,一个星期头3天均出现降雨天气,降雨时课程便会临时暂停,播种时间大大压缩。学生们为了补课,也为了抢种油菜,才出现了黄昏时分劳作以至晚上的情况,一些劳动教育课程也排到了晚上。有时光线昏暗,同学们便使用手电筒和手机进行照明。

相关内容

分享到:
责任编辑:

猜你喜欢

关于我们 - 领导班子 - 动态消息 - 荣誉成绩 - 网站声明- 网上投稿 - 联系我们 -
Copyright 2009-2023 © www.shaoyangnew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邵阳新闻在线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