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刮起“孝道精神”暖风

【时间:2016-02-15 14:12】【来源:邵阳新闻在线】【字体:

  近日,各地普遍降温,人们无论男女老少都是尽可能地宅在暖和的家中,而当笔者看到人民网转发的一则有关“山东一女子让母亲冒严寒擦车”新闻时,禁不住因为“孝道”二字陷入深思。

  一开始由好奇心驱使着去了解事件的经过,然事实究竟如何,只有当事人才心知肚明,局外人仅仅看到一则报道也是无从评判此女子行径的。当然,对于网络中诸如“老人自作自受”、“惯儿不孝”、“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混蛋孩子”等等评论,虽然有言辞偏激不当之处,也不过是广大网民们出于急切维护“孝道精神”的正能量体现。时至今日,想来倡导“孝道”的确是有其深远的时代意义的。

  中国有“百善孝为先”的古训,也是从古便有诸如“孝感动天”、“亲尝汤药”、“戏彩娱亲”、“卖身葬父”、“卧冰求鲤”等二十四孝的典故。从古自今,父母抚育子女,子女孝敬父母,被看成是为人处世的基本道德。孔子曰:“孝,德之本也”,也只有孝敬父母的人,才是一个有责任心的、高尚的人。

  那么,孝道精神是怎么来弘扬的呢?

  首先,孝来自于父母言传身教地“播种”。父母疼爱子女似乎出自与生俱来的天性,但是子女孝顺父母,很大一部分原因来自与父母相处过程中的亲身体会。父母对子女的疼爱、珍惜、养育之情,子女在成长过程中是能感知的。连同父母对自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体贴爱护,也是被成长期的孩子看在眼里。孩子能够自身感知父母是怎样的疼我爱我,我学父母的样,也应该如此这般去疼父母爱父母,从而以自我亲身感悟回报父母。这也是孝道精神最为重要的弘扬方式了。

  其次,孝来自于学校悉心教导地“培育”。中国社会的家庭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独生子女较多,由此使现代的孩子几乎都以自我为中心,相对以前关心、爱护他人的精神不够。如果周围生活学习圈子有个良好的氛围,养成孝顺父母的习惯,习惯成自然,长大后就会很自然地爱周围的人和事物。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孩子年少时几乎大部分时间在学校度过,学校的教育氛围对孩子性格品格形成起了重要作用。学校可以通过教材、集体活动培养出孩子的爱心,最终使孩子养成“孝顺精神”。孝,既是一切教育的开始,又是一切教育的归宿。所以中国人说,“孝,德之本,教之所由生”。

  再者,孝归功于社会主流弘扬地“呵护”。我们都知道,孝道文化的核心是敬老养老。老年人能否安度晚年,很大一部分取决于子女的尽孝程度。随着国家各项保障体系愈加健全,物质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人们在吃饱穿暖基础上,更追求着精神上的富足。全社会事亲行孝,成为做人的根本,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家庭和睦,更是让社会趋向于安定。弘扬“孝道精神”成为社会的一种主流价值观,也会感染、带动更多的人弘扬这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人们实行孝道,可以长幼有序,规范人伦秩序,促进家庭和睦。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稳定则社会稳定。故此,在新时代,强调弘扬“孝道精神”是促进全社会和谐的好事情。

相关内容

分享到:
责任编辑:

猜你喜欢

关于我们 - 领导班子 - 动态消息 - 荣誉成绩 - 网站声明- 网上投稿 - 联系我们 -
Copyright 2009-2023 © www.shaoyangnew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邵阳新闻在线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