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小P孩作息时间表”引起的反思

【时间:2016-03-07 09:08】【来源:邵阳新闻在线】【字体:

  近日,朋友圈里一张“小P孩作息时间表”的图引发了网友热议,按照这张作息时间表,“小P孩”每天从5点起床,一直要各种学习到23点才能睡觉。每天学习18个小时、睡眠6个小时,如此勤奋的学习,让不少看到表的重庆市民感到惊讶。(3月3日《法制晚报》)

  “小P孩作息时间表”是“小P孩”的妈妈制定的,其目的是培养孩子时间观念和自律习惯。但在这份“小P孩作息时间表”中,除了周一到周五学校正常的课程之外,还有古文、钢琴、围棋、毛笔书法、奥数、跆拳道、游泳、英语、拉丁舞这九种课外学习。每天学习18个小时,其是否科学、合理不说,“小P孩”吃得消么?乐意么?

  看看这个年龄段的另一个孩子自拟的最喜欢的课程表:“玩游戏,玩电脑,痛快玩,继续玩,再玩……”每天7节课,玩的内容成了课程的主打。当然,我们不能说这个“课程表”是正确、合理的,但这是这个年龄段孩子天性的自然反应,是对“玩”的渴望。

  玩是孩子的天性和权利。因此,小学生不应该课业太重,应培养孩子们学习的兴趣。因为孩子们在玩的快乐中,也会培养好奇心理,在好奇心驱使下去学习,才会有寓教于乐的效果,而这种学习方式也更容易实现孩子的梦想,从而让他们将来在学习上更有动力。如果一味给孩子加压,孩子连“玩”的时间都没有,连一个放松心情的机会都少得可怜,又何谈人格的完善、培养充满创造力的人生?

  当然,有家长会说:我倒是希望孩子能有更多的时间去玩,可别的孩子都在学习,我也不敢让自己的孩子懈怠。再说,如今竞争这么激烈,现在不学习以后就会被社会淘汰。

  家长们的担心也不是多余的。在“多考一分干掉千人”的口号下,在以成绩和升学率论成败的体制下,大部分孩子的“玩性”被扼杀、创造力被埋没。

  因此,要想让孩子学得轻松,学得愉快,要改革现行的教育体制,尽快找到一个适合国情、保护孩子创造力的人才培养机制;家长要改变观念,去掉功利性,明确培养的孩子最终是要交到社会的,社会才是试金石;社会用人也要改变观念,不能只看文凭,要看综合素质和能力。

   

相关内容

分享到:
责任编辑:

猜你喜欢

关于我们 - 领导班子 - 动态消息 - 荣誉成绩 - 网站声明- 网上投稿 - 联系我们 -
Copyright 2009-2023 © www.shaoyangnew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邵阳新闻在线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