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农行服务“三农”应“对接”农民需求

【时间:2016-05-16 17:32】【来源:邵阳新闻在线】【字体: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身处农村广阔天地里的县域农行,同样需要农村来“养育”。经过几年的实践,县域农行在服务“三农”工作中,大部分已是花开果累,初显成效,但也有部分县域农行只见开花,未见结果。一个深层次原因,主要是与农民的需求没有较好地“对接”起来。笔者认为,县域农行要想在农村大有作为,必须与农民的需求实现“对接”。

  贷款品种与农民的需求“对接”。目前,农业银行推行的农户小额贷款对资金需求小的农民来说,基本上能够满足其生产需要,而对于需求大的农民来说,可谓是“杯水车薪”,难以解决其实际难题。虽然,农行推出了助业贷款、门店抵押贷款等贷款品种,对解决农民创业所需资金起到了一定的助推作用,但助业贷款、门店抵押贷款对土生土长在农村的农民来说,可盼而不可及,一个最大的难题是抵押物难找。房屋、承包地、山林在理论上可作抵押,但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却不能用于抵押。而在县城或集镇有房屋的农民所占比例甚微,绝大多数农民拿不出可供抵押的房产,这就限制了需求大的农民贷款。因此,银行要解决需求大的农民的贷款难题,就要与农民的需求“对接”,采取其他风险可控的防范措施,把单纯的城镇房产抵押,扩大到土地承包权、林权等抵押方式,方便创业农民贷款,以此占领农村贷款市场。

  服务时间与农民的需求“对接”。在夏秋两季,农民为了避开火辣辣的太阳,早晨五六点上工地,八九点回家;下午太阳快落山了才上工地,往往是五点以后。而银行农村网点上班时间一般是上午9点到下午五点。农民为了办事,只好顶着火辣辣的太阳往银行网点跑。因此,银行在服务时间上应与农民的需求“对接”,应根据农民的生产、生活实情,安排好作息时间,尽量满足农民的服务需求。

  服务渠道与农民的需求“对接”。前几年,农村比较偏僻的银行营业网点被撤并,部分乡镇成了银行服务的空白点。有些大一点的集镇虽有农行的营业网点,但由于地域广,银行人手少,服务难以辐射到乡、村。农民想办理存取款、汇款、贷款、理财等业务,只能走几里、十几里、甚至几十里路,到集镇上的银行网点办理。近两年,银行虽采取了一些补救措施,在部分村集中的农户家里布放了惠农通、POS机,这对缓解部分农民办理业务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仍难以满足农民的服务需求。因此,银行服务渠道应与农民的需求“对接”,可在人员集中、业务量大的乡、村布放自助终端机、安装存取款一体机(ATM),或设立临时服务点,每周或每旬安排金融服务小分队到乡、村进行定点服务,真正把银行的服务延伸到乡、到村、到农户,实现广覆盖、普惠农的目标。

  服务队员与农民的需求“对接”。近几年来,农行不断加大对“三农”的支持与服务力度,成立多个支农服务队深入农村、田间地头,问需求、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但在实际工作中,有许多银行服务队员对农业知识和农业技术知之甚少,对什么时间播种什么农作物,什么时间可以收割什么庄稼不甚了解,更谈不上清楚农业生产投资,这就大大削弱了“支农”的实效。因此,银行服务队员在尽心尽力支农的同时,还要做到“知农”,对接农民的生产投资需求。首先,要知晓国家的“三农”政策。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惠农利农政策。银行要经常组织服务队员通过各种媒体及时学习领会,围绕落实中央有关政策推动“三农”发展,切实使金融“支农”支到点子上。其次,要了解农时农事耕作及农业技术基本要领。银行服务队员要通过深入田间地头、参加农业科技培训,虚心向农业专家、懂技术有经验的老农“拜师学艺”,掌握农业新科技、新技能。在“知农”的基础上再来支农,就会出更多成果,提高支农效率。其三,要了解农民的贷款需求。当前,农民对信贷的需求发生了不少变化:一是惧贷心理消失。过去农民普遍存在“借得起还不起”的怕贷心理不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很多农民愿意贷款“用钱生钱”。二是季节性贷款消失。以往农村贷款的规律是“春放秋收冬不贷”,如今,贷款体现“反季节”特征,一年四季都有资金需求。三是贷款额度增大。以前农民贷款都在1万元以内,如今需要几万元、几十万元贷款做“大项目”。为此,银行服务队员要深入农村,与农民促膝交谈,了解他们的金融服务需求。惟有“心中有数”,才能谋划“支农”具体方案,为农民致富增收提供实实在在的帮助。

   

相关内容

分享到:
责任编辑:

猜你喜欢

关于我们 - 领导班子 - 动态消息 - 荣誉成绩 - 网站声明- 网上投稿 - 联系我们 -
Copyright 2009-2023 © www.shaoyangnew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邵阳新闻在线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