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遍地开花 切勿面无全非

【时间:2016-08-16 16:11】【来源:邵阳新闻在线】【字体:

  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恩格尔系数的持续下降,当前我国旅游业需求远远大于旅游供给,呈现明显的结构性短缺。《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亮相到《旅游法》颁布实施,从带薪休假落地到鼓励推行“2.5天”休假模式,旅游业被提到扩内需的战略高度。国家对旅游行业的大力支持,可谓给当下旅游业的快速稳定发展注入新鲜血液。

  近年来,从省到乡各级政府都在大力发展旅游,生态旅游、红色旅游、乡村旅游等各种旅游热在全国各地随处可见,不管行走在繁华的大都市亦还者宁静的村庄,都能体会到当地的旅游文化,观赏到本地特色旅游景点,旅游行业呈现欣欣向荣的发展态势。旅游业的兴起带动了当地餐饮、交通、服务、生产等行业发展,提供了就业岗位,增加了居民收入,美化了居民环境。

  《老子》中有云:“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旅游业在取得优异的成绩的同时,也存在部分东施效颦的怪相。由于缺乏因地制宜的发展思路,一味的扎堆学样,缺乏创意,没有特色,造成景区、景点冷冷清清,出现经营困难、咬牙硬撑的局面。欠缺“不能毕其功于一役”的发展思维,被政绩观冲昏头脑,推翻本地特色的建筑,修高楼大厦,失去本色,面目全非。自认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却是给大批因乡愁而返乡的人群,找不着那熟悉的乡情、乡根存留内心的伤害。

  要想让每个旅游景点焕发生机,让每位游客流连忘返,让旅游行业呈现遍地开花,繁花似锦,姹紫千红的景象,还需从留下本地的根、注重当地的情、把准发展的点入手。

  发展旅游,留下根,注得进生机。斯大林说过:“离开革命实践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而不以革命理论为指南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每个地点都承载着历史的基因,都有其历史留下来的旅游文化,发展旅游应对本地做好全面性的调查,了解发展根的所在方位,深入挖掘出当地基因承载的旅游素材,在此基础上去壮大、发展,留下根才能给当地的旅游注入生机,从而破解景点门可罗雀的尴尬局面。

  发展旅游,注重情,留得住乡愁。余光中《乡愁》中写道:“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陆在那头。”每每读到这里,总会让人唏嘘不已,却还算有盼头,过了海峡总会找到熟悉的情与景。可当下某些错误的政绩观,推倒一座座本地特色建筑,留下面目全非的景象。让游子找不到回家的路,这种心理的无依无靠,值得策划者的警惕!发展旅游,提高本地经济发展的出发点是好的,但也要注意当地人的乡愁、乡情,让游子有回家的温暖才是真正的为百姓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

  发展旅游,握准点,全面性兴盛。每个地方都有各自的特色和历史渊源,一味的只靠“拿来主义”来推动旅游,不加思索地全盘吃下,这样会导致消化不良,不利于身心健康。所以我们在传承与发展当地旅游文化时,还得去认真思考认真对待,握准点。根据本地实际,因地制宜的去走本地特色旅游发展道路,才能做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老子》中有云:“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前,始于足下。”各级政府发展旅游行业,不能一蹴而就,也不是守株待兔的侥幸,而是要把留下根、注重情、把准点与旅游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才能推动整个旅游行业的蓬勃发展。

相关内容

分享到:
责任编辑:

猜你喜欢

关于我们 - 领导班子 - 动态消息 - 荣誉成绩 - 网站声明- 网上投稿 - 联系我们 -
Copyright 2009-2023 © www.shaoyangnew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邵阳新闻在线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