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市五年来经济社会发展 城镇居民收入大幅上升

【时间:2016-11-03 09:38】【来源:邵阳新闻在线刘 波【字体:

10月31日,隆源中小企业创业园威信箱包书包生产线上,工人正在忙碌。如今,越来越多的邵东箱包企业正以湘商产业园为依托,着力海外出口。到“十三五”末,邵东箱包有望形成一个产值超100亿元的支柱性产业。

邵阳新闻在线讯(记者 刘波)世界首台最大容量、最高电压等级、直接式出线的1100kV特高压电抗器通过专家鉴定,特种纸及纸板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验收通过,广信科技园二期项目推进顺利,中试车间建设稳步推进……

这段时间,湖南广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信科技)董事长魏雅琴感觉时间用不过来。让她欣慰的尽是喜事。

魏雅琴介绍,尽管处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新常态这一大环境下,这两年来,广信科技深耕 “特高压”和“高铁” 这两张中国名片,为其配套生产新型绝缘材料,开拓出一片广阔的市场。公司主导的经营各类新型绝缘体产品产能稳居全国第一,世界第二,企业年产值突破3亿元。

成绩的取得,源自广信科技掌握了先进的技术。近几年来,广信科技注重科技研发,邀请了一大批国家级高压绝缘体材料专家,整合国内众多高校资源,研发新型绝缘材料。如今,广信科技生产的变压器绝缘纸板和绝缘成型件的技术水平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其中交流电压器绝缘材料技术更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广信科技的步伐不会停。魏雅琴介绍,广信科技目前正全力开展IPO主板上市前期工作,力争近两年内实现新三板转主板的目标。通过5-10年的努力,让企业能跻身国家“百家”专新特精“小巨人”企业行列,成长为世界领先的新型绝缘材料及制品科研制造型企业,主营业务跨越式增长。

视线转向邵东。

10月31日,位于邵东县城隆源中小企业创业园的办公室内,看到创业园内二期项目工程建设正如火如荼地进行,邵东县箱包进出口协会会长刘纯鹰满是欣慰——照这个速度看,工程建设有望于年前结束。可以预想,明年隆源中小企业创业园就能呈现出一番欣欣向荣的生产景象。

箱包产业是邵东的一张名片。但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邵东箱包是“低端货”的代名词,利润微薄,箱包产业难以做大做强。

同样是做箱包,刘纯鹰却做得风生水起。原来,在本世纪初,他另辟蹊径,率先开拓海外市场,深耕泰国市场,他的企业迅速壮大。

2012年,刘纯鹰提出了邵东箱包企业应开拓海外市场、强化品牌战略的观点,获得大家的认可。当年,刘纯鹰牵头成立了邵东县箱包服装进出口协会。他利用自己的关系为会员企业牵线搭桥,介绍国外客户,甚至派员带着会员企业去国外开拓市场,谈客户。    

在刘纯鹰的带动下,40多家邵东箱包企业走自营出口道路,产品走向了俄罗斯、巴西等70多个国家和地区,实现了出口业绩和税收成倍增长。刘纯鹰介绍,邵东箱包企业总税收已由2011年的100万元上升至目前的1亿元,出口额也由2011年的200万美元上升2015年的3亿美元。 

刘纯鹰说了自己 “十三五”的愿景:以湘商产业园标准厂房为依托,着力海外市场,更多的邵东箱包企业入园抱团发展,形成邵东箱包产业集群,将其打造成一个产值超100亿元、利税规模过10亿元的支柱性产业。

广信科技与邵东箱包的蓬勃发展,正是邵阳工业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 “十二五”期间,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增大这一新常态,我市及时加快调结构、进行转型升级,实现了全市9大传统产业华丽转身,并形成了装备制造、食品、建材和造纸等7个过100亿元的产业集群。我市涌现出了湘窖酒业、九兴鞋业、三一湖汽、恒天九五等一批明星企业,全市规模工业总产值突破1000亿元大关,产值过亿元企业由159家增加到562家。

企业(工业)强,经济强,作为后发赶超地区的邵阳更是如此。与快速发展的工业经济一样,“十二五”期间,全市经济保持了稳中快进的发展态势,主要经济指标每年都保持两位数增长,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从2011年至2015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迈上千亿元台阶,从727亿元增加到1387亿元,年增长11%,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3000美元。             

反 哺

10月27日晚上7时许,家住市区汇福郦城小区的周爱连又一次带着2岁的小外孙来到西苑公园散步。每天只要不遭遇恶劣天气,她每天晚上都会到公走走。“住在公园边真好。”她如是说。

在刚刚入住小区时,周爱连抱怨多多:出门不便,游玩不便、购物不便……不过,没几年,这些问题迎刃而解——附近雪峰路、邵州路通了,3条公交线路她屋门口过,邵阳最大的公园西苑公园开放,小区周边多了不少超市。

过去几年里,不单单在敏州西路,整个邵阳产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就在近期,就在市区,学院路二期项目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在建的西苑公园、东互通收费站改扩建工程等一大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也稳步推进……这些都是花钱的大项目,同步实施,这无疑考验着我市财政的承受力。

让人欣喜的是,“十二五”期间,全市财政总收入也成功迈上100亿元大关 ,由2011年的51.9亿元增加到131亿元 ,增长1.5倍 ,年均增长20%,翻了一番。

有了底子,开展各项建设时,我市也有了底气,有了铆足精气神的劲头。 

市财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十二五”期间,全市财政支出从“十一五”末期的161.61亿元,增加到2015年完成423.26亿元,增长了2.6倍。当然,我市在财政支出时,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2015年我市公共财政支出中,“三农”、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等民生领域支出308.06亿元,占公共财政支出的七成以上,民生支出占公共财政支出的比例较2010年的72.29%提高0.54个百分点。

数据显示,“十二五”期间,我市支持教育优先发展,全市教育经费支出累计达到280.81亿元,重点支持了各类教育均衡发展和维护教育公平;社会保障和就业也是关注重点,共安排经费支出累计达到261.39亿元。

“十二五”期间,市本级共安排医疗卫生资金4.11亿元,支持深化医疗卫生改革;进一步加大救助力度,扩大城乡低保范围,5年来累计发放低保资金23亿元,覆盖59万困难群众;发放医疗救助资金6.4亿元,临时救助11万人次;拨付优抚补助、义务兵优待金0.33亿元。

在改善城乡居住环境上,“十二五”期间,仅市本级就累计筹集城市维护费8.34亿元,重点用于小街小巷改造、资江两岸亮化、公共自行车系统建设、园林绿化提质改造等,有效提升了城市功能,提高了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此外,为提高住房保障能力,市财政还筹集46.87亿元,用于廉租房、公租房、经济适用房等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和供给,支持解决了6.9万户城市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问题。

“十二五”期间,全市财政部门还坚持财力分配向“三农”倾斜、向基层倾斜。五年间,全市农林水事务支出累计达191.82亿元,助力城乡统筹发展,确保了城乡发展达到了新水平。

红 利

刘河南是我市一企业的退休职工,刚退休时,每月养老金不过700多元,因为妻子、儿子都没有工作,一家里过得紧巴巴的。后来,他儿子参加工作,他动用养老金的次数慢慢减少,到了2011年以后,儿子工作稳定下来,收入提高,他就完全不需要动用养老金。

今年4月份时,刘河南无意间拿着养老金卡去银行查询了一下,竟然发现自己的工资已经提高到了1980元钱。自己一看,他每年的养老金都会递增, 卡上已经满满当当存上了7万多元钱。“没想到现在我还是一个小财主。”最后,他带着老伴到华东五省市扎扎实实玩了半个月。

或许刘河南不知道,到2016年,全市离退休人员人均基本养老金已经12年连涨,2015年达到1935元/月,比2010年的786元/月翻了一番多。强大的财政支撑保障了上涨的养老金按时发放。

国家统计局邵阳调查队调查员张凤霞分析,“十二五”期间,我市通过多途径增加城乡居民的工资性、经营性、财产性和转移性收入等方式,全力增加居民收入。同时,我市还积极探索了收入分配领域改革,提高低收入群体的可支配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可支配收入,越来越多的邵阳城乡居民享受经济发展所发放的红利,大家的腰包也更鼓了。

城镇居民收入大幅上升,农村居民的收入也在蹭蹭上涨。袁国葵是隆回县高平镇一名土生土长的农民。今年下半年,他家盖的一栋三层高新楼房正式竣工,总造价为50万元。看着气派的新房子,袁国葵一脸满足。

此前,他一直在外面做箱包生意,但因为不善于经营,生意做得并不好,没有多少积蓄。10年前,他回到老家跟妻子的二哥学泥工手艺。后来,在镇里的组织下,进行职业技能培训,使自己的技术快速提升。近两年来,他们工匠的工资也在水涨船高。如今,他一天的工钱最多可以拿到300元。

55岁的袁国葵现在准备退休。他说,现在,儿女都大了,有了自己的事业,自己也有了一些积蓄,干脆好好休息一下了。他表示,他准备学车,并买一台10万元左右的小车,方便自己不时到邵阳看自己的小孙子和小外孙。

“十二五”期间,全市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数据显示,我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1年的11698元增加到2015年的21070元,年均增长11.7%;农村人均纯收入从3760元增加到2015年的8716元,年均增长13.7%。


相关内容

分享到:
责任编辑:刘茜

猜你喜欢

关于我们 - 领导班子 - 动态消息 - 荣誉成绩 - 网站声明- 网上投稿 - 联系我们 -
Copyright 2009-2023 © www.shaoyangnew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邵阳新闻在线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