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稀老人醉心崀山民俗文化 编著20多万字《崀山民俗风情录》

【时间:2017-02-09 08:53】【来源:邵阳新闻在线陈贻贵【字体:

邵阳新闻在线讯(记者 陈贻贵)陈贻宝是市科技局的一名职工,退休后醉心崀山民俗文化,利用6年时间搜集、整理崀山生产习俗、生活习俗、岁时节庆习俗等民间文化资料,编著了20多万字的《崀山民俗风情录》一书。

2月7日,陈贻宝带着修改定稿的“书”来本报寻求帮助,希望有同样醉心于崀山民俗文化的人士或相关部门助其出版。

陈贻宝今年78岁,新宁县金石镇李家塘村人。陈贻宝的姑妈居住在崀山天一巷景区内,小时候,他经常到姑妈家玩,崀山的自然风光和民俗文化给他留下了美好的回忆。不管走到哪里,陈贻宝乡音未改,乡情难忘,钟情崀山的风土人情、民俗文化。

1997年8月,陈贻宝回到阔别多年的崀山景区进行调研,向新宁县旅游主管部门提出恢复刘氏宗祠祭祀仪式、传承民间习俗等多条建议。2010年,得知崀山申遗成功的消息后,陈老欢欣鼓舞,决心为崀山的旅游开发尽绵薄之力。“有关崀山自然风光的报道和资料有很多,而人文方面的很少,民俗、民风、民情更能给游客留下深刻印象和思想启迪。因此,我想从这方面入手,挖掘文化内涵,提高崀山文化旅游的品牌价值。”陈贻宝说。

之后,他回忆孩提时的所见所闻,走访家乡多位老人,查阅了《新宁县志》、《湖湘文化通论》等十多本书,经过两个多月的努力,于2011年11月收集整理出《崀山民俗风情录》初稿。初稿写好了,由于收集资料不全,陈贻宝想到请新宁县政府和崀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局出面,成立编委会,邀请熟悉当地民俗风情的文化人帮忙审稿、改稿。这样一来,就能使这本书内容更加全面、更具权威性,出版后更有影响力。

于是,2011年12月下旬,陈贻宝通过亲友找到了当时主管旅游开发的新宁县副县长黄锡。黄锡热情接待了他,给他打印了10份书稿,装订成册分送给县委宣传部、县志办、崀管局等部门有关负责人审改。审改过程中,陈贻宝回到家乡收集反馈意见,登门请教县林业局高级工程师罗仲春、岩鹰拳王刘烈红,走访95岁的退休干部罗湘珍老人,并在老家李家塘村举行老年人茶话会,听取村里老人和亲友们的修改意见。

后来,他根据反馈意见和新收集的资料,在原稿的基础上增加了近5万字和数十幅插图。修改后的《崀山民俗风情录》共十篇,涉及崀山的各种习俗、崀山民风与文化娱乐、崀山的姓氏与宗族、崀山方言、崀山历史名人等,共约22万字。

2016年4月,陈贻宝对书稿再次进行了补充修改,目前已基本定稿。“民俗文化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应该要大力弘扬,一些好的民俗文化甚至可以列入乡土教材,在中小学进行全面普及,让这种优良传统文化传承更久远。”陈贻宝说,很想在自己八十大岁寿庆前将这本饱含心血的书稿出版,希望相关部门或热心人士提供帮助。


相关内容

分享到:
责任编辑:刘茜

猜你喜欢

关于我们 - 领导班子 - 动态消息 - 荣誉成绩 - 网站声明- 网上投稿 - 联系我们 -
Copyright 2009-2023 © www.shaoyangnew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邵阳新闻在线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