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新闻在线讯(通讯员 冯世民 陈量刚)满山遍野的油茶树郁郁葱葱、洁白亮丽的茶花散发着淡淡的清香……4月5日,笔者来到城步五团镇茶园村油茶基地,看见扶贫工作组和村支两委成员带领村民在油茶林基地给油茶松土施肥,技术人员现场详细讲解油茶种植栽培等实用技术。
“这些村民大多数都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只有依靠茶园传统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发展油茶产业,才能增加农民收入,使他们尽快脱贫,走上致富之路”。县民族宗教和文广新局驻茶园村扶贫工作组组长、茶园村党支部第一书记杨月来对笔者说。
茶园村地处湘桂交界的山区,适合种植油茶。有上百年种植油茶的历史,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一直没有形成规模,当地群众从中受益不多。 2016年底,县民族宗教和文广新局扶贫工作组把发展产业,尽快帮助贫困人口脱贫作为一项主要工作来抓,积极争取了油茶林基地项目资金20来万元,成立了茶园村生态油茶林基地协会,以群众自愿带山入股的模式,在白石坳建设一个规模达1000亩(其中原有油茶林500亩,新造油茶林500亩)的油茶林基地,合作社、村民和村委会共同持有油茶林基地股份,按股份比例进行分红,获取收益。基地优先安排贫困户就业,增加贫困人口收益和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加快脱贫致富步伐。
该局还实行“以奖代补”,对致力于油茶林产业开发的贫困户进行补贴,聘请专业技术人员常年上门进行了技术指导,帮助贫困户争取贴息贷款发展油茶产业,实现贫困县人口产业扶贫项目全覆盖。为促进合作社长远发展和贫困人口在规定时间内脱贫的要求,制定出“3+1”的“四跟四走”的产业扶贫模式,让群众全过程享受发展红利。
“3+1”中的“3”就是土地入股股金、进园务工薪金、集体管理资金三项收益金;“1”就是扶贫贷款红利。贫困户和协会签订协议向县农商银行申请5万元贷款,以此入股油茶基地,贷款本息由协会负责偿付,即使是没有劳动能力的贫困家庭也能每年得到相应的红利。在这一模式下,基地优先安排贫困户务工,每人每天收入有100多元,油茶挂果后,协会在剔除生产成本和相关费用后按股份比例进行利润分红。该局还因户思策,精准帮扶,确定干部职工与39户贫困户建立了“一对一”结对帮扶关系,帮助贫困户尽快脱贫。张荣华、邓为爱等贫困户在扶贫政策和产业帮扶的支持下,大力发展特色种养产业项目,拓宽致富途径,增加家庭经济收入,真正实现了脱贫。
如今,茶园村油茶林基地建设已初具规模,预计将有700多村民受益,增加农民收入100多万元。
“过去是荒山,将来会变成‘聚宝盆’,群众脱贫有了‘加油站’,大家脱贫致富的信心更足了。”茶园村党支部第一书记杨月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