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新闻在线讯(通讯员 吕旭辉 王军 姚会良)长铺村地处新宁县巡田乡边远山区,辖16个村民小组,544户,2170人,耕地面积1497亩,林地面积2015亩。该村自然条件较差,基础设施薄弱,交通不便,贫困人口较多,集体经济一片空白,是巡田乡的四个重点扶贫攻坚村之一。去年以来,新宁县审计局根据县委、县政府安排,负责该村的精准扶贫工作。审计局驻该村扶贫工作队,急群众之所急,想村民之所想,因地制宜推进产业发展,奏响了群众脱贫致富的新强音。
基础设施,村民需要什么就建设什么
长铺村长年缺水,加之灌溉渠道年久失修,群众生产用水十分困难。还有因为缺少资金,该村还没有修建一条机耕道,群众生产全靠肩挑手提,生产方式原始落后。水利和交通成为当地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两个难题。工作队在村里走访时,多数群众就提出了解决水利和交通问题的迫切愿望。队员们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们想方设法协调资金12万元,对村里三口重要山塘进行硬化,整修渠道500米,新修机耕道4公里。近期,还有一些其他的基础设施项目相继启动。如今,该村基础设施日趋完备,生产条件明显改善。贫困户老冷说“现在生产条件好了,又有审计局工作队的帮忙,我们有信心,有决心去战胜贫困。”
农业产业,适合发展什么就推广什么
长铺村传统的产业是种植水稻和玉米,由于没有特色产业,人均收入很低。大部分年轻劳动力外出务工,靠打工来增加一些收入,维持家庭运转。针对这种现状,工作队请来农业专家深入田间地头,了解气候、地形,进行土壤分析,发现该地自然条件十分适合种植油茶。工作队决定将油茶种植作为群众脱贫致富的重点产业,分组召开群众大会,了解他们的想法,帮助他们算好种植油茶的经济账。通过推广,群众觉得发展油茶有奔头,热情很高,截止目前已申报油茶种植面积660余亩。工作队还组织资金70多万元,着手修建油茶基地道路及其他相关基础设施,村里的油茶产业已经具备很好的发展势头。同时,工作队鼓励群众种植脐橙、药材,发展牛、羊等养殖业,协助发展养殖专业户4户。针对该村集体经济空白的现状,工作队发动群众建成了一个30亩的茶场,还有一个400亩的荒山造林项目正在实施,再过几年该村的集体经济就会具备一定的规模。
技术下乡,群众想学什么就输送什么
在精准扶贫工作中,产业发展是关键,技术先行是根本。长铺村村民文化程度低,长期以来只知道种植水稻等粮食作物,最缺的就是农业产业化的相关技术。多数贫困户还停留在传统的农耕方式,误打误闯靠天吃饭,缺少技术就成了贫困户产业脱贫的瓶颈。队员们根据贫困户的发展愿望,结合当地的自然条件,明确村里的产业推广重点,从农业部门请来专业技术人员“送学上门”传授生产技术,并免费发放相关技术资料。在村里举办的油茶、脐橙、茶叶种植讲座,场场爆满。通过技术辅导和面对面的交流,贫困户们对种植技术要点有了基本了解,极大增强了他们发展产业脱贫致富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