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市全面深化改革系列报道之细看农业农村新气象

【时间:2017-09-11 09:00】【来源:邵阳新闻在线袁枫 颜文彬【字体:

作为农业大市,邵阳市审时度势、抢抓机遇,打出了一套深化农村改革“组合拳”,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激活了农村要素资源,带来了发展的新气象。

土地是农业生产中最重要的生产资料。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既是维护农民土地权益的重要手段,也是促使农民放心流转土地、增加财产性收入的重要途径。我市层层成立领导机构和工作班子,出台实施方案和考核方案文件,召开动员会、培训会,安排专项工作经费,完成组织筹备。截至目前,全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187个乡镇3385个农业村(居)全部展开确权登记工作,已完成权属调查乡镇176个,占比94.1%,村3260个,占比96.3%。

有了确权颁证这一基础,全市农村土地流转全面加速。各级财政大力扶持土地流转;各涉农部门积极整合项目资金支持土地流转;各县市区通过政策倾斜、项目整合等措施,精心打造示范平台,开展土地流转,发展适当规模经营。

2016年,全市耕地流转总面积167万亩,占承包耕地总面积的26.8%。逐步形成了“一乡一品、一县一行”特色农业产业格局。洞口、新宁、武冈柑橘产业带,隆回、邵东、新邵、绥宁中药材产业带,大祥、双清、北塔、邵阳县时鲜水果产业区,隆回、邵阳、新宁、邵东茶叶产业带不断成熟。“中国药材之都”“中国金银花之乡”“中国龙牙百合之乡”“中国蜜橘之乡”“中国卤菜之都”“中国脐橙之乡”等荣誉称号见证了邵阳农业的努力。

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解决“谁来种地”和“如何种地”的关键,也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数十项扶持政策,积极推进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开展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和合作经营,指导服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农村土地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全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培育壮大。

截至今年上半年,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3283家,拥有成员18.9万户,带动农户42万户,基本实现了每个村有1至2个农业专业合作社或分社。全市年产值过3000万元的合作社有15家,过亿元的有4家。家庭农场发展到3450家,经营土地50万亩,全市30亩以上种粮大户达到1.08万户,比2016年增加890户。

我市还积极探索农村集体产权改革。8月4日,众多村民聚集到武冈市湾头桥镇坪山村的股份经济合作社里领取分红,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作为全省5个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村之一,该村目前已率先完成改革试点,向建设“魅力坪山”迈出了坚实步伐。

这种以“合作社+村集体+农户”的模式,将村级集体资产资源以“资产拆股、量化到人、固化股权,按股分红”的方式进行拆股量化,并一次性配置给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建立起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基本实现了农村集体资产所有股份化、收益分配股红化、股权流动规范化、监督约束制度化。

如今,坪山村由“鸟不下蛋”的山沟沟变成了“金窝窝”,花草如茵,产业红火,一片“美丽乡村”新景象。

解决农民安居、安全饮水、就近就医等重要民生问题,是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也是建设美丽乡村必然要求。

整洁的院子、宽敞明亮的房间,这是邵阳县罗城乡铜锣村新屋组村民唐攀富的家,而一年前,他还住在破烂不堪的土砖屋里。之前的土砖屋建于1983年,下雨天连个落脚的地方都没有,唐攀富的生活改变来自“保障性安居工程”。去年初,我市以农村D级危房改造工程为突破口和着力点,一举解决了5万余户困难群众安居问题。

今年全市又开展了农村饮水安全全覆盖暨巩固提升工程,确定在两年时间内,全面实现农村饮水安全全覆盖:到2018年底,全市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82%以上,完成新建和改扩建农村供水工程1617处,解决259万人饮水问题,提升108万人的饮水质量。

市委市政府对全市所有村卫生室实行规范化建设。村卫生室规范化建设采取“六统一”“三个一批”的模式。“六统一”,即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标准、统一组织施工、统一筹措建房资金、统一验收实施。“三个一批”,即改造利用一批、改建扩建一批、新建一批,从而有效缓解基层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看病远的问题。

相关内容

分享到:
责任编辑:李春香

猜你喜欢

关于我们 - 领导班子 - 动态消息 - 荣誉成绩 - 网站声明- 网上投稿 - 联系我们 -
Copyright 2009-2023 © www.shaoyangnew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邵阳新闻在线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