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宝庆时评
“砸手机”治标不治本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据报道,近日,河南某中学举行手机销毁大会,现场有几十部从学生没收来的手机被扔进水桶,用锤子猛砸。学校工作人员说,他们也是没办法,带手机到学校不交给老师,一旦被发现就要销毁:“家长都很配合,一切都是为学生好。”(10月10日中华网)

近年来,对于“中小学生该不该将手机带进校园”的话题争议不断。支持者认为,网络时代,手机能给人带来许多的便利,如学生可用手机上网查资料、获取各种信息等;反对者(尤其老师和家长)认为,手机功能太多,孩子会利用手机打游戏、聊天、听音乐等,既耽误学习又有损身心健康。

笔者认为,该学校的出发点是好的,但以简单粗暴的方式直接砸毁手机的行为是绝对不能被认可的。“砸手机”可能会震慑到一部分学生,而对于那些本身逆反心理较严重学生来说,只会激怒他们。严重点来说还涉及侵犯学生私人财物,是违法的。

学生玩手机会耽误学习,不假。如果因为这,就将手机视为“洪水猛兽”,在课堂上一经发现就将其砸烂、销毁,这种“因噎废食”的做法,治标不治本。

对学生手机的管理,各校有各校的做法。有“严禁手机进校园”的;有周一至周五由班主任收缴编号封存,周五下午还给学生的;有在教室前或教室后设立手机袋或手机收纳箱,上课时间,学生统一将手机关机放进去,下课后拿回使用的;也有只准使用老人机的……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方法想尽,收效甚微。

老师“如何管理学生上课期间使用手机”确实是一个难题。笔者认为,正确的做法不是砸手机而是引导学生正确使用手机。

手机是一把“双刃剑”,既可帮助其走上人生的巅峰,也可将其推下万丈深渊。中小学生大多是未成年人,缺乏一定的是非判断能力,且自制能力差,若是放纵孩子玩手机,极易沾上游戏瘾,出现依赖手机的状况。因此,网络时代,学生使用手机可以,但一定要严加控制,正确引导。(黄启龙)

作者:黄启龙编辑:刘茜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