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市区  > 武冈
武冈市邓元泰镇凤溪村抓党建促脱贫工作纪实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邵阳新闻在线讯(通讯员 朱跃权)走进邓元泰镇凤溪村,无论在哪里,都会感受到一股火热的活力和蓬勃的朝气扑面而来。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基础不断得到夯实,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改善,以党建为基础的脱贫攻坚工作朝着跨越发展的良好目标不断前行着。

凤溪村隶属于湖南省武冈市邓元泰镇,该村位于市西郊6公里处。合并村将丰坪村1-5组并入凤溪村,新村命名为凤溪村,村部选址在凤溪村9组杨家园。辖22个村民小组523户2016人,全村土地面积11360亩,全村共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81户280人。

邓元泰镇凤溪村党支部有4个党小组,共有中共党员49名,其中女性党员7名,35岁以下的党员7人,35岁至60岁的党员15名,60岁以上的党员26名,流动党9名;其中大专上学历的7人,退伍军人10人,高中学历14人。

凤溪村是个贫困村,共83户贫困293人,其中:2014年、2015年已脱贫户(人)数32户,117人,2016年已脱贫户(人)数13户,45人,未脱贫38户131人。其中: D级危房改造27户,86人,异地搬迁24户,99人。低保户9户,23人。五保户5户,7人。

今年来,凤溪村抓住扶贫开发战略机遇,把扶贫开发工作作为党组织的政治责任和政治任务,积极找准党建工作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结合点,加强领导、强化措施、加大投入,充分发挥了基层党组织在脱贫攻坚战役中的战斗堡垒和广大党员扶贫济困的先锋模范作用。他们的主要做法是:

上下联动,聚焦发力

一是集聚力量驻村帮扶。实行党建工作联系点和扶贫工作联系点的有机整合,坚持驻村扶贫干部、镇驻村干部和村干部结对帮扶到贫困户,层层签订脱贫攻坚责任状,建立了各级脱贫攻坚责任制。武冈市人民医院邓水明副院长任村党组织第一书记,带头推进脱贫攻坚工作。市人民医院和市工商联分别派出了驻村扶贫工作组,实现了每个贫困户都有帮扶责任人,坚持做到贫困户不脱贫,帮扶干部不脱钩,扶贫工作队不撤岗。凤溪村把脱贫攻坚当作党建工作的第一要务以来,凤溪村党支部积极制定帮扶计划,将“第一书记”与全体帮扶干部全部纳入到驻村工作队当中,明确帮扶职责,落实帮扶措施,积极开展脱贫攻坚工作,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示范作用,坚持“不漏一户,不落一人”的原则,走访农户,详细了解每家每户的具体情况,为精准识别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很好地展现了做好强基固本、凝心聚力的党建人风采。

定期组织开展扶贫开发工作业务培训,并将培训对象由村干部向能人大户和贫困户拓展,今年以来,已举办各类培训班3场200余人次,并分2批次组织村干部10余人赴外村实地学习培训。

二是党员干部进村入户。在全村开展以“走村入户,全面建立民情档案”为主题的民情档案“千家万户”工程,驻村扶贫干部、村党员干部按照“村不漏组、组不漏户”要求,进村入户、深入群众,梳理民意、找准民情、解决民困,建立完善走访和解决问题台账,并实行每月对贫困户进行一次入户走访一汇总一通报,帮助他们率先脱贫。

三是倡议党员共同参与脱贫攻坚工作。在全村党员大会上,全体党员积极响应村委关于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号召,倡议全体共产党员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邵、市委关于脱贫攻坚的各项决策部署上来。提议每个党员干部至少包帮1户贫困户,村里有帮扶能力的组长、能人大户、产业联盟也要积极参与到精准扶贫包保帮扶工作。以支部为单位建立完善了党员、干部包保帮扶贫困户台账,进一步明确了包保对象,细化了帮扶措施。

资源重组,凝聚合力

一是注重整合项目资金。在项目资金安排上,采取集中使用、一个“漏斗”向下,重点向贫困户倾斜,实行“滴灌式”帮扶。该村光伏发电项目主要是惠及于贫困户。重点实施村组道路硬化、百亩杨梅基地、计划引进温氏养鸡、农家乐产业发展等多个脱贫项目,改善全村人居环境和生产条件,推动了优势产业规模连片发展,带动60余户贫困群众增收。

二是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把发展村集体经济纳入全市经济发展规划,建立村集体经济发展责任制度,实行村党组织书记具体抓的工作机制。村里的装机容量60千瓦的光伏电站,每年可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5万元。在此基础上,村杨梅基地的建成投产后,每年可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5万元,增强村级组织“造血”功能。

夯实基础,集中精力

一是以“三项制度”为抓手,强化党员队伍建设

建立完善党员固定活动日制度。以上带下示范带头学,针对农村党员整体文化素质偏低的现实,村党支部从抓实“三会一课”入手,制定“党员固定活动日制度”。同时,不定期组织党员外出学习,拓宽眼界,打开脱贫致富思路。

建立完善民主议事制度。落实“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制定完善党务村务公开、“村规民约”等制度。在项目建设、惠民物资分配等村内重大事项中都经集体研究决定,并及时向党员群众公示接受监督。

建立完善考核评议制度。村支两委委员、“四大员”轮流值班,每年至少开展一次民主评议党员活动,支部委员带头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并建立支部委员结对流动党员制度。

二是以“三个办法”为切入点,充实脱贫攻坚力量

落实党员结对农户办法。村党支部3名委员结对帮扶7户精准扶贫重点贫困户,37名党员联系37户农户,帮助联系户理清脱贫致富思路,传授致富经验。

落实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办法。全村49名党员均根据自身特长,结合需要选择岗位,做到人员到岗、责任到岗,解决过去农村党员“无权管事、不会理事、无法办事”的问题。

三是以“两个优化”为着力点,增强服务群众能力

优化产业结构,全力脱贫攻坚。在扶贫单位武冈市人民医院、市工商联的帮助下,凤溪村确定以杨梅基地、温氏养鸡、农家乐、龙平专业合作社等产业为主的绿色产业发展思路。通过引进企业到村发展、准备成立凤溪生态旅游公司等方式,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优化周边环境,打造和谐宜居凤溪。召开环境综合整治群众动员会6余次,集中填埋垃圾4吨以上;并与各小卖部签订责任书,以减少玻璃瓶带来的危害;实行道路卫生责任制,党员带头、群众积极参与的维护环境卫生良好局面已形成。

四是以学促做知行合一,党员发挥带头作用

围绕脱贫攻坚中心工作开展“两以一做”学习教育,在“学”字上下功夫、在“做”字上做文章,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助推凤溪村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

目前,凤溪村易地搬迁项目建设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为方便施工队运输建材,村民们非常支持村里建设,空出场地供村里堆放材料。

凤溪村党支部以党建促脱贫的做法有效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也进一步树立了党组织能干事、干成事的形象,强化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今天付出的汗水,都是为明天拥有更好的生活所做的努力!凤溪村党建工作一定会在全体党员和群众的共同奋斗下打下坚实的基础,凤溪村脱贫攻坚之路一定会在党建工作的指导下迈向新的台阶!

作者:朱跃权编辑:张洋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