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市城区公厕改造提质 老旧院落公厕旧貌换新颜

——“厕所革命”系列报道之二

【时间:2017-12-25 15:08】【来源:邵阳新闻在线伍洁【字体:

原棉纺厂家属区公厕洗手池上配备大镜子,厕所装修布局可以和酒店媲美。伍洁 摄

邵阳新闻在线讯(记者 伍洁)“以前在旱厕里方便需要捂着鼻子以最快的速度解决完,如今每次方便我都拿着一本杂志去厕所里看。现在,蹲厕所变成一种享受了。”12月23日上午,家住北塔区资新社区的原棉纺厂职工朱雄风,提起改造提质的公厕时赞不绝口。近三年来我市“厕所革命”的生动实践,让老百姓真正体会到了幸福感。

改制企业公厕旧貌换新颜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前,我市是全省最大的工业城市之一。九十年代中后期,受历史因素影响,曾经的繁华厂区迅速衰落,逐渐变成今日城区的老旧院落,人口依然密集,但居住环境越来越差,建筑老化、道路破损、公共设施年久失修。特别是大部分企业改制后,这些院落原有的公共厕所都是旱厕,因无人管理,普遍存在墙体开裂、屋顶漏水、化粪池满溢且无人清掏的现象。

提起资新社区,许多市民不知其在何处,而说到原邵阳市棉纺厂家属区,大多数邵阳人都知道在哪里。这个改制后曾经处于“三不管状态”的居民小区,如今卫生环境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以前如果白天要方便,我宁愿跑到较远的饭店或者网吧的厕所解决,也不愿意在破旧的旱厕里解决。而如今,公厕改造后装修得像高档酒店厕所一样好,现在上厕所舒服多了。”居民宋春阳感慨地说。

厂区一座公厕,外面建有灭鼠站,里面装有灭蚊灯。厕所里,洁白的墙面、干净的地板砖、独立的蹲位和冲厕器一应俱全,洗手池上还配有一块大镜子。资新社区书记杨邵金介绍,该厂现有45栋家属楼,有23栋房屋没有独立卫生间,1000多人平时方便需要上公厕。创“国卫”期间厂区按二类公厕标准,共改造提质公厕6座,基本上能满足厂区居民如厕方便。

位于双清区滨江街道原资江农药厂的老家属区院落,始建于上世纪七十年代。2007年该厂改制后,老家属区院落几乎处于无人管理状态。该院落共有6栋旧楼房没有独立卫生间,108户居民仅靠院落2座公共厕所方便,其中1座旱厕因年久失修屋顶漏雨严重,居民下雨天如厕需打伞挡雨,极不方便。创“国卫”期间,院落原来的水厕提标扩容至两层楼的二类公厕,旱厕则提标至三类公厕。“现在公厕装修得比家里厕所还好,大家上厕所时心情好多了。”居民汪建国评价道。

据了解,市经信委管辖的我市改制企业和困难企业共有51家,创“国卫”前共有旱厕244座。我市分别在2015年和2016年通过企业自筹、从改制资金中列支、市财政支持等渠道共筹集资金600余万元,分两批对这些旱厕进行拆除重建或就地改造。目前城区改制企业和困难企业共新建公厕32座、改造公厕56座,顺利完成了所有改制企业公厕改造任务。

社区老院落公厕管理上档次

自2014年以来,我市城区老旧院落(含改制企业院落)旱厕“大变身”,369座旱厕改造为水厕,并采取社区管理与居民自治的方式,对公厕进行日常管护。正在改制的单位(企业)院落,由单位派人清理。“三不管”院落,由社区发动居民群众自行管理,并定期请人维修,确保设施完好、干净卫生,有效解决了困扰老旧院落居民多年的生活难题。

双清区汽车站街道东砂子坡社区严家山院落属于城区老旧院落,这里集中了原湘运公司和原百货公司家属楼,其中150多户居民住在没有独立卫生间的老式住宅楼里,以前居民如厕仅靠周边的3座破旧旱厕。2014年至2016年,该院落3座旱厕提质改造成三类公厕,并实行市场化保洁,由专业保洁公司聘请专人清洁公厕卫生。“每天早上6时前,就有专人把公厕里里外外冲洗得干干净净,我们上厕所也觉得干净舒心多了。”居民汤爱莲说道。

“厕所地板没有积水,小便便池没有堵塞物,蹲位纸篓垃圾及时清理,淡淡的檀香味弥漫在空气中……”这是记者在大祥区城西街道西外街社区牌楼片区曹家码头公厕内看到的场景。西外街社区牌楼片区属于老旧院落,四年前这座旱厕因年久失修外墙严重开裂,存在安全隐患。如今这座旱厕提质改造成二类公厕,有专人负责公厕的日常保洁,大大改善了公厕的环境卫生。“专人管理,用心服务,值得点赞。”居民尹建飞为家门口的公厕竖起了两个大拇指。

链接:

邵阳厕所革命系列报道

http://zt.shaoyangnews.net/2017/cesuogeming.html

相关内容

分享到:
责任编辑:欧阳剑锋

猜你喜欢

关于我们 - 领导班子 - 动态消息 - 荣誉成绩 - 网站声明- 网上投稿 - 联系我们 -
Copyright 2009-2023 © www.shaoyangnew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邵阳新闻在线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