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市积极开展易地扶贫搬迁 助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我市“五个一批”脱贫攻坚综述之二

【时间:2018-01-10 08:25】【来源:邵阳新闻在线袁枫 张胤 肖斌辉【字体:


新邵县潭府乡水口村易地扶贫集中安置点。

邵阳新闻在线讯(记者 袁枫 通讯员 张胤 肖斌辉)“新房子有客厅、厨房,还有厕所,设计非常合理,我原来漏雨的老房子跟它比起来,简直有天壤之别!”1月8日,新邵县潭府乡石板村易地扶贫搬迁分散安置贫困户杨君民,在介绍自己新房的好处时笑得合不拢嘴。

近年来,我市按照“搬得出、稳得住、有事做、能致富”的目标要求,分年度、有计划地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和农村D级危房改造,创造了“邵阳经验”,跑出了“邵阳速度”。

2016年,全市完成农村危改56666户,其中易地扶贫搬迁5089户。2017年,全市危房改造和易地扶贫搬迁工作进一步巩固提高,完成易地扶贫搬迁安置项目107个,其中集中安置项目98个,38419人住上了新房。

合力攻坚 跑出邵阳速度

“一到雨季,我们晚上都不能安心睡觉。现在好了,大家都搬出来了,住进了新房。”已住进水口村集中安置点的跃进村贫困户李顺成说。

新邵县潭府乡跃进村在2005年“5·31”特大山洪灾害中曾受到严重影响,此次在水口村安置的大部分都是因山洪地质灾害房屋受到损毁的贫困户。

在我市西部山区,生活在像跃进村这样的地质灾害隐患点或“一方山水养不起一方人”的地方的贫困群众还有不少。根据国家和省里要求,我市进行了搬迁对象精准识别大排查工作,实现了搬迁对象与扶贫信息相一致,搬迁对象精准率达到100%。同时,对搬迁对象认定严格坚持“公开、公示、告知、优先”原则,即公开搬迁范围、公开遴选程序、公开识别标准,公示搬迁名单、公示人口信息、公示安置方式,告知搬迁政策、告知安置地点,优先搬迁深度贫困户、优先搬迁受地质灾害威胁贫困户等。

易地扶贫搬迁,涉及千家万户,难度可想而知。为加快推进,我市把易地扶贫搬迁纳入年度综合绩效考核,全面落实“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个方案、一抓到底”的工作机制,进行一月一调度,一月一通报。

2016年以来,全市按照“市县统筹、部门联动、乡镇(街道)抓落实”的要求,坚持责任倒逼,落实易地扶贫搬迁主体责任。建立了书记、市长亲自抓,常务副市长任组长,分管副市长全程参与,相关部门协同推进,乡镇(街道)具体落实的工作机制。

有压力才有动力,全市各级各相关部门对易地扶贫搬迁工作铆足干劲,攻坚热情高涨。

新邵潭府乡水口村、邵阳县黄荆乡白马村、武冈市邓元泰镇凤溪村、隆回县荷香桥镇清水村、洞口县毓兰镇毓兰村、新宁县水庙乡双阳村、城步长安营镇六甲村等地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建设你追我赶,大家自我加压,干劲十足。

市扶贫办主任罗广洪介绍,为切实减轻搬迁群众负担,我市一是按照“人均3000元、户均不超过1万元”的标准,控制易地扶贫搬迁农户自筹资金额度。二是分散安置“小集中”后,区域内配套设施和其他公共服务设施由政府统一解决。三是对安置房都进行简单装修,改善搬迁户入住条件。

搬得出,更需稳得住!为此,我市对搬迁安置项目的基础配套、社会保障、公共服务、产业开发、社区治理等进行全面跟进。

挪出穷窝 就近就地就业

搬迁只是手段,脱贫致富才是目的。

我市牢固树立“易地扶贫搬迁是脱贫搬迁”的理念,不忘扶贫初心,将易地扶贫搬迁与现代农业、园区用工、技能培训等进行对接,做到既“挪穷窝”,又换“穷业”。相继出台各类配套政策,建立驻村帮扶工作机制,从“培育特色产业、培养劳动技能,创造就业条件、落实扶贫政策,提高保障能力”等方面对搬迁户进行精准帮扶。逐户落实,帮助安置在行政村继续从事农业生产的搬迁群众发展产业,实行“一村一品”和“一户一业”;帮助城镇安置户一方面做好劳务输出就业培训,发挥农业龙头企业优势,推行“公司+基地+农户”产业扶贫模式,就近就地就业。

杨君民加入新邵县慧翔肉鸽养殖合作社,一家4口人平均每年每人有450元分红,妻子刘花莲在家里为企业缝纫衣裤每月有1500元的收入。

“精准帮扶搬新居,心记政府感恩党。”住上新房后,邵阳县黄亭市镇青草回族村75岁的贫困户张刚勇撰写了一副对联,感激之情跃然纸上。张刚勇说,党委政府不但帮助建起了新房,还帮助他家发展油茶产业。

安居乐业,不离家乡也能脱贫致富,杨君民、张刚强只是我市易地扶贫搬迁的众多受益者的缩影。通过易地搬迁,我市贫困群众正阔步迈入脱贫致富的康庄大道。

相关内容

分享到:
责任编辑:欧阳剑锋

猜你喜欢

关于我们 - 领导班子 - 动态消息 - 荣誉成绩 - 网站声明- 网上投稿 - 联系我们 -
Copyright 2009-2023 © www.shaoyangnew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邵阳新闻在线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