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民”必先“近民”

【时间:2018-10-18 16:09】【来源:邵阳新闻在线黄又生【字体:

《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第一集,“一枝一叶总关情”,以总书记所引用郑板桥的诗“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为切入点。围绕“以人民为中心”这一主题,分“什么是为民、为什么为民、怎么样为民”三个段落展开。看完全集,笔者以为,“为民”必先“近民”。

所谓“为民”,就是要把老百姓的冷暖时刻挂在心头,以人民为中心。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发扬密切联系群众之风,这都必须近民。

“近民”才能知民情。俗话说“眼见为实”,习近平15岁那年下乡来到梁家河成为一名知青。7年间,习近平当过村支书,与民同劳动、同生活,对当地民情了如指掌。正因为有梁家河近民底蕴,才有十八洞村之行的“精准扶贫”。当下的精准扶贫,扶贫队员长期驻村,常年奔走在各家各户之间,对贫困户的具体情况摸得清清楚楚。而之前的扶贫,每个单位安排一个人,十天半月、甚至一个月到村里转一圈,扶贫人员对贫困户情况知之甚少。这就是“近”的差别。

“近民”才能听民声。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党的惠民政策落实到基层有没有变样走调,基层干部在为民服务方面是否到位等,作为执行落实的一线干部,是不可能实事求是地向监管领导汇报的。这些年之所以不断有群众上访、群访、网上信访,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相关领导没有密切联系群众,没有听到老百姓的“声音”所导致的。有时虽然领导下去调研,但多是下级领导安排的对象,根本听不到群众的真实声音。

“近民”才能知民需。这些年来,随着各种惠民政策的相继实施、扶贫力度的不断加大,农村贫困群众、社区贫困居民,城镇倒闭企业、下岗失业的困难职工,国家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相继制定出台了一系列的配套举措。但是,“鞋子大小合不合适、穿起来舒不舒服,只有脚最清楚。”同样道理,惠民政策、地方办法,是不是尽善尽美,群众最有发言权。比如“一户一策”精准扶贫,我们必须先知道贫困户最需要的是什么、他(她)能干什么,然后才能确定其具体做什么,怎么做。所以,“民”究竟需要什么,只有深入群众,通过“望闻问切”才能了然于心。

当然,“近民”不能只停留在时空维度的“近距离”,而是要在思想上、心灵深处“近民”。要做到:

近于民。放下架子,常到“民”间走走,多与“民”聊聊天,做到“会说农家话,会做农家事”。领导干部下基层时,要多跟一般干部职工接触,听听他们的声音。打破只与一二把手谈天说地,或坐在会议室看材料、听汇报的老套,做到兼听则明。进农村调研时,要避开村干部安排的对象,实行随走随访、甚至暗访。既要听取“听话”群众的赞美,又要谦虚谨慎地听听“刺头”百姓的“牢骚”。访贫问苦时,要看看群众碗里装的什么菜、床上盖的什么被。用的什么手机、看的什么电视、点的是多少瓦的灯。还要认真了解贫困的原因是什么,希望什么办法等。

尽于事。自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鼓励年轻干部下基层锻炼,基层实践是培养锻炼干部的“练兵场”。其目的在于多“近民”,积累工作经验。既如此就要尽心,心系群众,做到以人民为中心;又要尽力,多为民办实事、解难事,按照党的一件件“大事”,办好群众的一件件“小事”。

静于心。近民不是为了作秀,而是为了更好地工作。无论向民问政、问需还是问计,都要静下心来,群众才能真说。如果一会看看手表,一会看看手机,多见多识广的“民”发现你心不在焉,知道说了也是白说,不如干脆不说。干群关系不但不会加深,反而更加疏远。(唐志祥)

相关内容

分享到:
责任编辑:刘 茜

猜你喜欢

关于我们 - 领导班子 - 动态消息 - 荣誉成绩 - 网站声明- 网上投稿 - 联系我们 -
Copyright 2009-2023 © www.shaoyangnew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邵阳新闻在线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