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为脱贫摘帽注入强劲内生动力——邵阳县积极探索消费扶贫工作新模式

【时间:2019-10-30 11:27】【来源:邵阳新闻在线张蒲生【字体:

打赢脱贫攻坚战,关键在产业扶贫,制约因素是农产品销售。只有架好生产、流通、消费之间的桥梁,才能确保贫困村贫困户农特产品卖得出。近年来,邵阳县将消费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关键仗来打,进行了积极实践,探索出“五动五有四购”新模式。今年现已累计推销本县优质农产品1.5亿余元,工会节日采购和机关食堂认购本县农特产品已达5400余万元,外销农特产品9600余万元,这个便捷的交易渠道,解决了贫困群众会种不会销的问题,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1.8万人脱贫,消费潜力为脱贫攻坚注入了强劲的内在动力。邵阳县的具体做法是:

政府倡导推动,贫困群众有盼头

一是领导重视。消费扶贫开头难,领导重视就不难。邵阳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消费扶贫工作,将消费扶贫工作纳入全县脱贫攻坚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去谋划。县委书记蒋伟率领商务、扶贫等部门的同志到广东省调研农产品网上交易平台,学习借鉴发达地区农产品网上交易的成功经验。县长袁玉华倡导党员领导干部和职工带头消费本县农特产品,让产业扶贫工作落地见效。为扎实深入推动消费扶贫工作,县委、县政府专门成立了高规格的消费扶贫指挥部,明确3名副县级干部担任正副指挥长,明确商务、扶贫等13个县直机关单位为指挥部成员单位,单位一把手为指挥部成员。为压实相关部门责任,强力推进工作,指挥部实行一周一调度,一月一排名一通报。

二是部门配合。县商务局、扶贫办等单位认真履行牵头职责,积极谋篇布局和督促落实;农业农村、市场监管等部门充分发挥自身职能作用,综合施策;税务部门开设绿色通道,设立专门服务窗口,方便购销群众;其他部门密切配合,全县形成了“人人参与消费扶贫、个个支持消费扶贫”的良好氛围。

三是任务明确。为了让贫困群众放下包袱、解除卖难后顾之忧组织生产,消费群体能买到放心的绿色农特产品,县委、县政府倡导“爱心助销本县优质农产品”,向全县贫困户和种养加基地下订单“四购”农产品,即:进农家直购、到基地订购、逛店铺零购、上平台网购。进农家直购就是号召县内各单位工会按照有关规定组织职工到贫困村开展工会活动,逢年过节向工会会员发放的节日慰问品优先采购贫困村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生产的农副产品和贫困户自产农特产品,并不低于职工个人实发福利折算人民币的50%;到基地订购就是组织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生产的农副产品和贫困户自产的农特产品定向直供直销行政机关、学校、医院和企事业单位食堂活动,机关单位食堂订购农产品不低于食堂年度食材采购总额折算人民币的60%;逛店铺零购就是在县城建立农产品体验中心和O2O店,大型超市开设专柜把县内优质农特产品引进店铺,方便市民进店采购;上平台网购即是专门为年轻创业族开设方便之门,也让电商交易平台利用互联互通优势,外销农产品。出台了《邵阳县2019年贫困县脱贫摘帽工作的实施意见》《邵阳县消费扶贫助力脱贫攻坚实施意见》和《邵阳县2019年电商和消费扶贫实施方案》等文件。完成倡导的两个指标,每年可消费县内农特产品6000万元左右。有了这6000万元保底农产品订单,加上零购和电商网购,年内可实现农产品销售额2.47亿元,贫困群众的产业发展有盼头。

多方参与联动,“四清四帮”有劲头

消费扶贫是社会行为,需要强化社会责任和担当。该县注重在党员干部职工的带动下,广泛宣传发动,营造多方联动局面。

一是干部职工“认购代捐”。县委、县政府的倡导发出后,全县结对帮扶干部职工积极行动,进村入户开展“四清四帮”活动,深入贫困户家中,了解他们基本情况,分析致贫原因,带着感情真心帮,因户施策用心帮,指导贫困户能种则种、能养则养,科学种养,生态种养,直接认买结对户的农产品。贫困群众卖出农产品实现了增收,干部职工也满足了吃上放心农产品的需求,买卖双方实现互利共赢,更拉近了帮扶责任人与帮扶对象的距离,增进与他们之间的感情,提高了群众的满意度。

二是机关单位“订单直购”。全县386家机关单位食堂管理人员,带着责任,怀着感情,深入全县68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产品加工企业、家庭农场和1815家种养大户,挑选自己食堂需要的农产品,签订购销合同。专业合作社、加工企业、家庭农场按单组织生产,定点按需给食堂供货,搭起了一条田间地头与单位食堂的绿色通道。

三是社会各界“以买代帮”。“风起于青萍之末”,干部职工的踊跃带动,掀起了“蝴蝶效应”。中国东方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为帮助贫困地区群众尽快脱贫,一次性在邵阳县认购了150多万元农产品。浏阳市与邵阳县签订了农产品订购框架协议,长沙等在外地创业发展的邵阳县商会优秀人士也纷纷回乡助购农产品,县内的有识之士新办农产品O2O体验中心专销农产品,商场超市开设农产品直销专柜。目前,在邵阳县社会各界参与消费扶贫的氛围已经形成,订购、认购、助购邵阳县农产品达1500多万元,直接受益的贫困群众8300多人。贫困群众尝到了甜头,干部职工增添了劲头。

市场主导带动,产业发展有拳头

邵阳县不乏优质农特产品,曾一度“养在深闺人未识”,农业生产增效慢。近年来,邵阳县以春雨润无声的方式悄然激发贫困群众的商品意识、品牌意识。邵阳县生产茶油历史悠久,为彻底改变有基地无品牌的现状,全县上下通过十年的不懈努力,获得了“中国茶油之都”“中国油茶之乡”“全国油茶基地示范县”等称号,捧回了“邵阳茶油”中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和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国家油茶标准化示范县等“国字”招牌。“酒香不怕巷子深”,现在,“邵阳茶籽油”不愁卖、不愁卖不出好价钱。

贫困户周更生搭上“邵阳茶籽油”便车、快车,实现从上访专业户向油茶种植大户的蜕变。他成立的怡悦油茶专业合作社共种植油茶1.3万亩,油茶现已开始试果,去年收茶籽鲜果40多万斤,年收入达100多万元。

白仓镇三门村在外成功创业人士唐方华,不忘初心,毅然回乡创办嘉骏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流转500余亩土地,投资观光农业和生态旅游等项目,成功打响三门村的百香果、火参果等水果和辣椒、茄子、莲藕等“三门果蔬”品牌。该公司同县政府办机关食堂、县电商协会、消费扶贫直通车平台、县一中等多家大型购货方签订了供销合同,还为几家网商平台提供网购货源,田间地头的有机环保果蔬一夜就成了城里居民桌上餐,赢得了口碑和信誉。截止目前,该公司每月销售额达50多万元,年销售600多万元。其管理运行的“公司+合作社+贫困户”模式,带动了本村115户贫困户顺利脱贫。

“邵阳情糖”“易老头腊味”黄亭市“茶油煎豆腐”“老大娘刀豆”“毛塘土鸡”兴隆粮油的“原味香米”、五谷源的“原生香米”、圣凯蜂业的“荆条蜜”、海沣农业的“藏香猪”等一批本地农产品,已悄然成为广大城市消费群体的新宠。

平台对接互动,组合发力有甜头

如何实时了解消费扶贫供销情况,把握消费扶贫大局态势,引导消费扶贫工作有序进行,实现脱贫不返贫,要靠平台。年初,县人民政府委托邵阳消费扶贫直通车有限公司开发创建“邵阳消费扶贫平台”(以下简称平台),开发平台管理系统,实现消费扶贫“一卡通”。县内消费扶贫的消费端人群(工会及工会会员、机关食堂、帮扶责任人)数据全部录入平台,贫困村贫困户、种养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大型家庭农场、农特产品加工企业、电商店铺超市、消费协会平台等符合前置条件都可入驻平台,平台为县内消费扶贫提供免费服务。平台实现生产端和消费端有效对接,通过订单和交易大数据来规划引导农特产品的科学适量种养殖和特色农产品品牌孵化,同时对参与爱心消费助力精准扶贫的各机关单位和公职人员的行动进行量化管理。为促使平台正常运行,先后分层级进行22场2091人次业务培训。全方位摸清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贫困户、电商店铺、单位公共食堂、单位公职人员等各类信息数据。目前,平台共录入13537名公职人员消费扶贫信息、386家机关食堂84209人就餐信息、68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产品加工企业、家庭农场农产品信息、1815家种养大户农产品信息、70家电商店铺农产品信息,数据实行动态管理、实时更新,融生产、加工、消费、管理于一体,持续互动,良性共赢,实现了生产者生产放心,商品来源放心,商品品质放心,消费者吃得放心的好效果。

平台建好后,还注重利用平台拓展销售渠道,用电商外销。将平台与电商站有效连结,将电子商务和消费扶贫有机结合,促进电子商务与快递物流协同发展。今年以来,邵阳县全面巩固提升全县160个贫困村村级电商服务站的效能,分批次新建30个非贫困村村级电商服务站和10户农村电商示范网店,提质改造21个乡镇级电商综合服务中心,新建8个农产品O2O体验中心,大大提升了县域优质农特产品外销能力。现已外销本县农产品9600余万元,让四面八方宾客品尝到贫困地区农特产品的甘甜。

政策滴灌促动,乡村振兴有奔头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让贫困人口彻底告别贫困,让先行先试者有奔头,让乡村振兴有奔头,还离不开政策红利精准滴灌。

一是培育典型引导。凡积极响应县委号召,在消费扶贫中勇于担当社会责任、作出突出贡献的生产端和采购端企业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颁发消费扶贫模范岗牌,并在新闻媒体上进行专栏专题宣传报道。对上规模、上档次的专业合作社、加工企业、家庭农场,商务部门利用重大节日、消费扶贫日,组织、部署开展产销对接会;组织、引导单位食堂、电商企业、商贸流通企业、大型超市、农产品批发市场去集中认购其农特产品,并建立长期稳定的产销关系。在白仓镇三门村举办“印象三门”首届荷花节,暨产业扶贫、消费扶贫产销对接乡村旅游文化节,唱响了三门村果蔬莲藕品牌;谷洲镇提出了“品味来自贫困村的甘甜”的倡导,在该镇兰子村举办了“首届谷洲西瓜节暨消费扶贫展销会”,种植的绿色环保优质西瓜被当场售罄。

二是完善基础设施。邵阳县千方百计整合资金,舍得在各专业合作社、农产品加工企业、大型家庭农场、贫困地区贫困村的基础设施上投入巨资,并把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结合起来,整体规划,提升通达性、便利度和可持续性。同时,在土地、政策等方面给予倾斜。近几年,共投入10亿多元为贫困村和专业合作社、农产品加工企业、大型家庭农场修建水泥道路2000多公里,邵阳县的农村公路通达、通畅总里程排在全省前列;投入8个多亿让所有贫困村都喝上清洁的自来水,农村电网提质升级改造全面完成……基础设施的完善,让贫困山村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三是打造休闲旅游产品。邵阳县注重引导民资,依托贫困村的自然生态、民俗文明、农耕文化等资源禀赋,扶持建设一批设施较为齐备,特色突出的美丽休闲乡村和乡村旅游精品景区,融合三产,连通城乡。金江湖、天子湖、弄子新村、三门江、宝庆森林公园、瓦屋羊古万亩油茶基地、黄亭市长乐油菜花海、河伯岭康养基地等应运而生,名声在外,一到节假日,不安城市高楼窄院生活的人们纷至沓来寻找“乡愁”,带动吃、住、行、游、购、娱等系列消费,促进贫困村相关联产业和服务的发展,创造更高附加值,为贫困村群众带来了更高的收益。邵阳县倡导让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在休闲农业、乡村旅游中优先参与,他们不仅能在自己的家门口就能卖掉自产的农特产品,还能在参与乡村旅游的全方位服务中找到一份“美差”,切切实实分享收益和党的政策红利,带动1900多名贫困人口顺利脱贫!

作者 邵阳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县总工会主席 张蒲生

相关内容

分享到:
责任编辑:黄开鹂

猜你喜欢

关于我们 - 领导班子 - 动态消息 - 荣誉成绩 - 网站声明- 网上投稿 - 联系我们 -
Copyright 2009-2023 © www.shaoyangnew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邵阳新闻在线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