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邵阳
绥宁这对年轻夫妻 被人称为山窝窝里的“创富鸳鸯”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山羊满坡

邵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袁光宇 通讯员 袁学龙

11月29日,在雪峰山脚下的绥宁县瓦屋塘镇三星桥村8组,今年30岁的刘飞燕正在茶园里忙着耕地。

“我们会在茶园里套种牧草,同时会用羊粪给茶树追肥。”刘飞燕的丈夫袁春林介绍他们的种养经验。

“创富鸳鸯”袁春林和刘飞燕

三星桥村虽然偏僻,但山清水秀,是一个美丽的苗汉杂居的山寨。2009年秋天,出生在隆回县滩头镇的刘飞燕因为参加同学婚礼,机缘巧合来到三星桥村,被此地美景所吸引,并与同学的哥哥袁春林一见钟情。2010年8月,经过近一年的互相了解,两人结为伉俪,同时也开始了他们的创业之路。

创业之初,由于资金不足,他们只能从小规模养羊起步。第一年,夫妻俩购买了10头种羊,因为饲养得法,以后每年成倍增长。到2016年的时候,羊群壮大到320多头。当年4月,在当地镇、村干部的引导和扶持下,两人牵头成立了三星桥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吸纳了肖和龙等一批贫困户加入。今年10月份,该合作社销售山羊70多头,收入7万多元。

刘飞燕在茶园耕作准备种植牧草

在当好“羊倌”的同时,两人敏锐地发现了另一条创富道路。2018年,夫妻俩流转高山土地40多亩,栽种高山云雾茶。如今,一垄垄茶树生机勃勃。由于特殊的高山气候和肥沃的腐殖土壤,除了冬季外,茶园一年三季都可以采茶。隔三叉五有村里的贫困劳力忙碌在茶园里,或采茶,或除草、清沟、整形,每人每天有上百元劳动收入。

在不断学习和探索中,袁春林夫妻俩不但掌握了科学种茶的技能,而且开设了网店。今年3至6月,他们在茶园采摘了第一批绿茶,全手工炒茶,一经上线便销售一空。虽然第一笔茶叶收入只有2万元,但脚踩已经扩大到260亩的茶园,他俩和贫困户们都清晰看到了自己产茶、制茶、售茶的广阔前景。

“我们的茶,是天然的有机茶。目前,我们正在申请自己的商标,以后还要申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袁春林表示。

“这两口子人年轻,有文化,还有担当,跟着他俩走,我们不愁过不上好日子!”跟着袁春林和刘飞燕两口子又养羊又种茶的贫困户肖和龙说。

编辑:张洋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