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减负再发力,决胜小康强作风
近日,中办印发《关于持续解决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问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作风保证的通知》,这是中央再次对形式主义“重拳”出击。此次“减负令”强调松绑不松劲,在疫情之下快马加鞭谋发展。“面对决战决胜的艰巨任务,必须大力激发广大干部锐意进取、奋发有为的精气神。”减负是为了加能,为了让基层干部发挥最大能动性,更好推动党和政府各项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为人民群众创造出更多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感。
为基层减负,“减法”只是第一步,还需加上去芜存菁的“干货”。把文山会海“减”下去,把实干担当“加”上来;把循规蹈矩“减”下去,把与时俱进“加”上来。只有真正减去“臃肿”,挤干“水分”,做好减负“加试题”,才能让基层干部更好地投入到干事创业中。
查漏补缺,立行立改。目前坚持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加快推进生产生活秩序全面恢复,扎实做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工作,破解复工复产难点、堵点,成为各地工作的“主旋律”。然而,实实在在的复工复产,在少数地方却遇上了改头换面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只有实行“靶向治疗”,加强源头治理和制度建设是关键,防止形式主义“顽症”出现新“症状”。既要完善干部考评机制,做到以实绩论英雄,凭实绩用干部,又要建立健全责任清单,防止责任层层“下移”。有了科学完善的制度保障,不折不扣的执行力也不可或缺。及时将激励机制落实到位,及时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进行整改,才能提振士气,干出实绩。
制度亮剑,落地有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干部干事创业的手脚从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桎梏、“套路”中解脱出来,形成求真务实、清正廉洁的新风正气。在顶层设计上有了重拳,关键还是要抓好落实。比如,疫情之下,想要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把好经济社会发展的“方向盘”,就必须紧盯形式主义的老问题和新表现,高度警惕苗头倾向和隐形变异问题,抓好工作落实,敢于推陈出新。一方面,深化基层治理改革,为基层放权赋能,在为基层减负松绑的同时,以正确的用人导向引领干事创业导向,进一步激发干部潜力;另一方面,针对疫情之下的新情况、新问题,还需充分发挥“互联网+”优势,创新政治监督方式。必要工作通过视频会议传达落实,必要数据通过微信小程序统计分析,必要督查通过整合大数据科学提效。让基层有更多干事的精力时间,一个一个抓提升,助力打赢脱贫攻坚决胜之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唯有实干才能创造未来。只要我们坚持在松绑减负的同时,做好查漏补缺,把制度落到实处,方能激活干事创业一池活水。时值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迫切做好基层减负的后半篇文章,营造风清气正的干事氛围,凝聚起广大党员、干部决战决胜的磅礴力量。(通讯员 刘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