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部门
我与政协的不解情缘——辉煌六十年 我与人民政协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前不久,市政协提案委的陈代义主任给我打来电话,说市政协在开展“政协辉煌60年”征文活动,邀我写一个征文稿。说实话,刚接到陈主任电话时,甚至有一段时间,我都不知如何下笔,因为我不是政协委员,也没在政协工作过,要写一个关于政协征文的稿件,确实觉得有些为难。后来,仔细的想了想,回忆自己参加工作以来与政协工作的点点滴滴,还觉得真应该写写,至少应该写写与政协的情缘,写写在参加与政协有关的工作中促使自己成长的故事。
    我大学毕业后,一直在邵阳市教育局办公室从事文字工作,除了负责综合材料写作、教育宣传、政策法规、文件核稿等工作外,还有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联系办理市人大代表和市政协委员的建议提案。起初,当办公室主任把这项工作分给我时,我很茫然。因为我对政协了解还仅仅停留在我上大学时政治课老师讲的内容上。为了尽快进入角色,出色完成任务,在参加工作不到三个月内,我翻阅了我单位档案室里所有有关办理政协委员提案的书籍和资料,摘录了2本读书笔记。付出终有回报,在我后来的提案办理过程中,我单位的办理无论答复件的书写,还是办理工作都得到了委员和领导的认可,我单位在我负责联系办理的6年中连续被评为先进单位,我被连续6年评为办理先进个人。
    通过联系办理市政协委员的提案,我发现政协是个“智囊团”,一份份提案,都倾注了委员们深入实际,了解实情的大量心血。我通过与政协委员的见面,发现有不少政协委员为了写出一份有价值的提案,牺牲了大量的休息时间,调查研究,伏案整理材料,废寝忘食,有时彻夜难眠。当他们的提案得到落实后,又是那样的如释重负。通过联系办理政协委员提案,政协委员对社会负责、对人民负责的精神让我感到由衷敬佩。更令人难得的是我接触了不少政协委员,他们和蔼可亲,除了关心提案外,出于对一名年轻人负责的态度,他们给了我一些人生的教诲,使我在以后的工作中受益匪浅。 
    在联系办理提案的过程中,我也在不断的成长。记得2004有几位市政协委员提出了关于农村“留守孩子”管理问题的提案。为了搞好农村“留守孩子”管理,我单位的领导想了很多办法,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因为联系办理政协委员提案,因为有关于农村“留守孩子”管理的提案,我对农村“留守孩子”管理的工作特别关注。那年6月,我与新宁县教育局办公室的一位干部在张家界一起开会,晚上闲聊时,我们聊起了农村“留守孩子”管理的问题。当我听到该县白沙中学教师与农村“留守孩子”结对管理时,我特别的兴奋,当即向这位干部要了那个学校校长的电话。从张家界开会回来后,我向领导进行了报告,得到了领导的支持,我立即赶赴白沙中学对这个经验进行了采访。后来我采写的稿件先后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湖南日报》等全国数十家媒体刊出。新宁县白沙镇在全国率先对农村“留守孩子推行代管家长制的经验报道出来后,邵阳市委、市政府专门召开会议在全市推广这个经验。2005年该经验被中央文明办评为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创新个案二等奖,现在经验在全国推广。我的稿件先后获得中国地市报好新闻一等奖、湖南新闻奖、全国教育好新闻奖等奖项。那年年终考核我被单位记了三等功。也因为有了这一次的成功,我爱上了写作。后来我在每年撰写的文字材料不下于100万字的繁重工作任务下,我先后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等全国60多家报刊发表新闻、文学作品1200余篇,14次获省以上新闻奖,还成了湖南省作协会员。
    说与政协有缘还真有缘,在后来的工作中我多次参加了政协的一些活动。从2007年开始,我已经连续三年成为市政协会议的工作人员,去年我还参加了市政协组织的对城区教育结构及资源配置的民主评议活动。也承蒙市政协领导的厚爱,两年前市政协为我提供了一次进政协机关工作的机会,尽管后来因为我单位一时找不到接替我工作的人选,使我那次没有去成市政协机关工作,也许会成为我一生的遗憾,然而市政协领导对我的厚爱,对我的关心,对我的这份情却一直温暖我的心田。这些年与政协工作的点点滴滴,已经成为我人生成长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想不管我今后在什么地方,什么岗位工作,与政协的这份不解情缘将会永远珍藏在我的心中。
作者:王继怀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