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新闻在线讯(通讯员 王祥辉 肖明文)城步苗族自治县以服务人民群众为目标,在党员干部中广泛演绎“民情台帐”“三步曲”,拓宽民意表达渠道,切实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提升群众满意度、幸福感,推动了创先争优活动的深入开展。
下访与建账同步。城步苗族自治县委规定县级领导干部每人联系1个乡(镇)、企业,并从中选取10户群众作为联系对象;县直部门单位干部职工每人联系5户群众;乡(镇)、社区、村(居)干部每人联系10户群众,由各级党组织负责统筹安排。同时,要求各下基层工作组干部联系一个示范村和一个后进村,重心下移,全程参与所包村重大事情的决策。根据党员不同情况,通过党员自报、支部审查把关,县委准入,注明持卡党员姓名、性别、职务以及在工作岗位、扶贫解困、维护稳定、带头致富等方面的具体责任,建立1749张“党员责任卡”,一人一卡,并发放“便民服务卡”,公开干部姓名、职务和联系方式,与所包村中1户以上党员、2户以上困难家庭建立结对关系,记好“民情台账”,为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难题。联户人员在下访中不但宣讲党的政策,让群众了解和掌握联系方式和服务内容,同时还发放监督卡,由群众对联户人员的服务质量、办事效率、工作作风、廉洁自律等方面实行监督。联户人员人手1本“民情账簿”,不定期进村入户,多方式与群众沟通交流,全面真实地记录群众家庭基本信息以及生产生活、计划生育、就业创业、享受政策、需求诉求、矛盾纠纷等各类情况。2011年,该县下基层干部共走访群众1.2万多户,与4500多名党员群众建立了结对关系,建立了涉及农民工缺乏创业资金、孩子缺乏监护、老人无人赡养、养老保险政策宣传不到位以及土地综合整理政策宣传、道路维修、农网改造等方面的“民情台账”20余类,填写入户调查表1.8万多份、下访村组汇总表120份,基本建成“县—镇—村—户—人”的“民情台账”链,先后收集群众意见和建议890多条,排查化解矛盾纠纷340多起。
账管与服务同步。该县“民情台账”实施动态管理,各乡镇、单位党委(组)根据记录情况,每周1次对“民情日记”进行梳理分析,筛选出群众的诉求事项,认真填写“民情台帐”,研究制定解决措施,明确办理时限,跟踪记录办理结果。“民情台帐”每周1次上报所在单位。各基层党委对所属单位的民情台账汇总后,每周1次报送县委群众工作委员会办公室汇总建档。台账按照明确责任、分级解决的原则,分四个层次解决群众诉求。1、联户人员解决。群众诉求首先由联户人员负责帮助解决,一时不能解决的要说明原因,并制定解决方案,确实不能解决的上报所在单位。2、单位牵头解决。对联户人员不能解决的事项,由所在单位负责制定解决方案、明确承办责任人和办理时限,限期加以解决。3、县级统筹协调解决。对联户单位难以解决的事项,由县委群工部根据“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下发督办通知单,组织有关单位限期解决。4、依法依规解决。对县委群工部未能统筹协调解决的涉法涉诉、历史遗留等复杂问题,由承办单位、联户人员及所在单位、反映问题群众所在单位四方共同负责,引导群众依法依规办事,促使问题最终解决。到目前,全县已建立民情台账3870多本,收集群众诉求3000多项,有效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2720多个,群众满意率达到98%以上。
销账与考核同步。该县把建立“民情台帐”、解决群众诉求列入创先争优承诺事项,并把落实情况纳入各单位创先争优活动考核和党员干部综合考核。县委创先争优领导小组根据“民情台帐”采集填写、汇总上报、问题处理、上报信息等事项完成情况,对乡(镇)、县直部门单位实行动态考核,每季度一次进行汇总评比,累计得分作为年终考核分值。乡(镇)参照县里做法,由群众对联户人员的服务质量、办事效率、工作作风、廉洁自律等方面量化打分,每季度一次对社区、村(居)干部进行考核。根据考核情况,每年1次进行表彰奖励。对不按规定建立“民情台账”,或对群众诉求事项不认真办理、引起群众不满意的,不予销账,直至追究相关单位和人员责任。干部在下访中特别关注涉及群众生产生活中的民生民愿问题,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及时督促办结,不拖拉、不推诿,做到走访一户,宣传一户,发现一个,办结一个,销号一个,实现“访民情、听民意、解民忧、助民富、暖民心”的工作目标。通过检查验收,该县100%的驻村和挂点干部考核称职,30%的驻村和挂点干部考核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