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市区  > 城步
城步“四个创新”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助推创先争优活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邵阳新闻在线讯(通讯员 王祥辉 王章志)城步苗族自治县是湘西南边陲的一个劳务输出大县,共有外出务工人员5.63万人,其中党员1072名,占全县农村党员总数的12.2%。近年来,该县在全县农村外出流动党员中广泛开展以“激励和引导事业有成的流动党员把家乡更多的劳动力带出务工,把在外面赚到的资金、学到的技术和联系到的项目带回家乡”为主要内容的“双向带动”活动,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实现了“四个创新”,充分发挥了流动党员作用,不仅助推创先争优活动深入开展,还帮助广大群众脱了贫、致了富,大力推动县域经济发展。

  创新组织设置,解决流动党员归属难的问题。针对流动党员管理中存在的党员缺乏归属感、管理落实难、缺少办公场所、组织活动难开展等问题,县委统一部署,各镇党委组织专门力量,对本地的流动党员进行全面调查摸底,建立全县流动党员信息库。在全面了解流动党员基本情况的基础上,重点掌握在外发展较好、事业上取得一定成就的流动党员,建立具有带动能力的流动党员名册,做到“六个掌握”即掌握他们的基本情况、外出时间、所从事职业、联系办法、党费缴纳情况、组织生活情况,并确定专人跟踪联系。在流出党员较为集中的地方,采取多种方式设置党组织,加强对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和服务。针对非公企业党员人数不足3人,无法成立党支部的实际情况,该县采取建立“工业园区联合党支部”,让每个在非公企业的流动党员都能找到家,切实做到流动党员“离家不离乡、离乡不离党”。同时,根据流动党员年富力强、市场意识和致富带富能力强的特点,结合无职党员设岗定责,设立“信息宣传岗”、“招商引资岗”、“帮助就业岗”、“守法经营岗”等岗位,引导他们积极为家乡经济社会发展作贡献。该县儒林镇流动党员王辉,带动本村、本地青年50多人长年在他的广东、湖南等施工工地上务工,同时,还先后选送6名务工人员到有关的培训机构专门学习建筑技术,目前,这些人员已经获得了施工员、建造师等职称。该县长安营乡流动党员陆长河,在外常年从事高山延季蔬菜营销,在他的带领带下,该村不但成为高山延季蔬菜销售大村,还成为高山延季蔬菜种植大村。该县丹口镇流动党员兰红华在浙江宁波与人合伙创办生物制药厂,她带领本村青年13人前往打工,同时,利用所从事行业的优势,积极为家乡提供中药材,特别是杜仲、金银花销售的市场信息,帮助指导娘家农民根据市场行情调整中药材种植,降低风险。

  创新管理机制,解决流动党员管理难的问题。为解除流动党员的后顾之忧,该县以乡镇为单位,建立流动党员服务中心,负责流动党员和党组织的服务与管理。一是建立双向管理制度。及时与流动党员流出地党组织取得联系,切实了解流动党员情况,做到流出地和流入地党组织双向联系、双向沟通、双向管理,共同解决流动党员管理的“盲区”。二是建立服务管理制度。在全县各乡镇设立流动党员服务站,截至目前,全县共建立流动党员服务中心12个,流动党员服务站32个,流动党员服务中心负责帮助流动党员留守家属解决入学、就医、养老等生产生活困难,实现幼有所学、老有所养、病有所医。重大节日期间,普遍开展走访慰问活动,送温暖,献爱心,解难题。发生重大安全事故或较大矛盾纠纷时,主动与流入地党支部沟通联系,提供援助和支持。目前,流动党员服务中心为流动党员留守家属解决各类困难668个,使流动党员外出期间工作安心、生活顺心。三是流动党员“结对”制度。凡有流动党员的单位,做到每个流动党员有一名党组织负责人或党员骨干与其保持长期联系,及时掌握其思想动态。四是考核制度。流动党员在就近党支部参加党员民主生活会、民主评议,过党的组织生活和“一先双优”推荐。2011年,全县有13名流动党员被各级党组织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创新教育模式,解决流动党员教育难的问题。针对流动党员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教育难的问题,城步苗族自治县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方式。一是“就近式教育”。对流入党员,所属党组织自觉承担起教育任务,积极组织党员参加组织活动,集中进行政治学习。2011年,全县举办流动党员教育培训3期,参加培训流动党员142人次;组织非公企业党务工作者与流动党员培训班1期,参训人员60余人次。二是“联系式教育”。对长期在外且流动地点分散的党员,通过网络、邮寄等形式把学习资料及时发送到他们手中。三是“委托式教育”。对常住外地的党员,委托流入地党组织通知他们参加当地的教育活动。县委创先争优活动办公室还根据流动党员的特点与需求,建立了党建微课平台和城步手机报,通过发送手机短信和手机报的方式,及时发布基层党建和创先争优活动最新动态,传达上级有关指示和文件精神,传播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与党的历史知识。同时,设立“城步县流动党员之家”博客,开辟“家乡动态”、“学习园地”、“党员先锋”等专栏,发布党建信息,展示党员风采,受理党员咨询,使流动党员远在他乡也能随时接受教育,感受组织关怀。活动开展以来,共向流动党员发送各类信息11万余条,使创先争优在流动党员中引起极大共鸣。

  创新活动载体,解决流动党员作用发挥难的问题。为发挥好驻外党组织的优势,各乡镇党委每年召开一次驻外党组织劳务输出专题会议,开展外出人员行前技能培训班,印发一封致外出务工人员公开信,加强交流沟通,总结推广经验。对外出务工的有成人士和返乡创业人员给予表彰和宣传,营造“外出创业光荣,回乡投资有功”的氛围,动员和鼓励外出创业成功人士吸纳家乡人员外出务工创业,充分发挥流动党员的纽带、帮促作用。2011年,全县流动党员共介绍、培养了45名优秀务工青年向党组织靠拢;对流动党员中政策理论水平较高、致富带富能力较强的党员纳入村级干部培养对象,通过乡镇党委委派专人谈心、引导认领村级事物监督岗、管理岗、服务岗和参加主题实践活动等方式,促其主动、有序介入村级事物管理,逐步将其培养成村级后备干部和村干部,去年全县村“两委”换届选举中,全县返乡任村支部书记8人,村两委成员23人,村级后备干部22人。该县儒林镇白石园村王祥注在外经商多年,事业有成,在去年村“两委”换届进入到村委会工作,给该村注入了新鲜的血液。该县白毛坪乡流动党员杨晓辉以前在四川打工,回乡担任村支书后,他不但致力改善家乡的基础设施,还积极发展村级经济,先后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人大代表。金水管理区流动党员杨英文以前在福建一家企业担任骨干,2011年3月,他邀请老板前往城步考察,不仅让老板欣赏了城步的美丽风光,还引起了老板在城步投资欲望,当年7月,福建老板前期投资500万元的制衣厂在城步迅速开办,一次性为该县解决农民工就业25人。截止目前,外出流动党员普遍作出公开承诺,形成了全员参与创先争优良好氛围,全县涌现出了一大批“输出一人,全家脱贫;输出一群,全村脱贫”的典型。

作者:王祥辉 王章志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