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新闻在线讯 3月17日上午,城步苗族自治县五团镇在2012年经济工作会议召开,该镇党委、政府在文化活镇方面确立了全镇“发展苗族特色文化产业,打造湘桂边界苗族文化中心”的发展目标。这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充分发挥文化产业在调整结构、扩大内需、增加就业、推动发展方面的实际行动。县常委、县委办主任黄进录在会上进一步指出,五团镇要发展文化产业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顾全大局;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因地制宜;进一步转变作风,注重创新。
五团镇是湘桂边界苗族聚居区,境内民风淳朴,保留有大量独特的苗族文化资源。今年,五团镇将以“保护好、培养好、规划好、包装好”四个好为抓手,努力打造苗族特色边界文化名镇。
一是保护好苗族特色文化。通过走基层,深入群众搜集苗族特色文化,鼓励群众参与到保护传统文化事业上来。对苗族特色文化,如:语言文字、服装、歌曲、舞蹈、风俗习惯、建筑风格等,加以收集、整理、修复、保存。同时广泛搜集相关资料,恢复和发展那些已经消失的苗族文化。
二是培养好文艺人才。要积极争取省市县对我镇发展苗族特色文化的支持,力争与省内外一些艺术院校、文艺团体、文化企业合作。加强对农村文艺人才的培训、指导和服务,培养一批业务精通、德艺双馨、锐意创新的文艺人才,形成文化发展的骨干力量。要大力开展文化产业发展调研和大讨论活动,对民族文化特色保护利用得好的地区进行实地调研,听取先进经验,拓宽我镇发展苗族文化产业的思路。
三是规划好苗族特色民居建设。要解放思想,让干部群众认识到新修苗族传统建筑对于发展苗族特色文化产业、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以保持苗族特色风貌为出发点,对吊脚楼保存较好的村进行合理引导、统一规划,使苗族特色民居形成规模聚集效应,搞好苗族特色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四是包装好苗族特色文化品牌。要不断创新,将五团镇特有的苗族风俗,如:独树村打泥脚活动、苗族吊龙、飞龙龙灯、山歌等,进行加工和创作,推出一批高质量的苗族特色文艺作品,过举办民族风情节的形式,加以包装宣传,打造出苗族文化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