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市区  > 北塔
“三新”环卫促进宜居北塔建设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邵阳新闻在线讯 5月11日,北塔区在观音庵、棉纺厂等3处新建的垃圾中转站正式投入使用,同时,万桥、陈家桥等四个村的垃圾中转站正在建设。近年来,该区以新机制、新设施、新意识打造城市大环卫,力促宜居宜业北塔建设。

  推行队伍管理新机制。该区不断改善清扫保洁人员的待遇,给所有清扫人员购买意外伤害保险,建立帮困基金,对家庭困难的清扫人员给予慰问和奖励扶助。积极推进“指纹考勤”上路、分片负责等制度,将清扫保洁人员编成10个班组,环卫局班子成员分组负责,并实行津贴与绩效挂钩。开展“城市美容师”环卫竞赛活动,对岗位明星、优秀清洁工给予表彰奖励。

  千方百计置办新设施。目前,北塔区管理的大小街道达到32条,城区道路清扫保洁面积达130万平方米,“扫帚+斗车”的传统模式远远不能满足需要。该区大力筹资完善、更新环卫设施。近两年来,先后投入资金600多万元,新购环卫运输车辆及特种车辆12台,新改建地坑式密闭垃圾中转站8座,新增一批密闭式垃圾屋、垃圾桶。全区主次干道实现了机械化清扫,日处理垃圾量70吨以上,基本实现了垃圾日产日清。

  树立超前谋划新意识。针对三产迅猛发展的新形势,该区超前谋划环卫工作,做细每一个厂区、每一个楼盘环卫服务方案。蔡锷广场周边拟开发的项目还未动工,该区就针对这一区域提前制订了环卫服务方案,明确了垃圾中转站、公厕等环卫设施的建设规模和选址,并开展渣土管理、垃圾清运等前期服务,保证了蔡锷路沿线的干净整洁,使之成为北塔宜居建设的一张名片。

  环卫新风带来了城市新貌,近三年来,该区环卫工作连续在市里排名第一,摘取了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区、省城市环卫工作先进单位等10项大奖,去年该区开展了环卫工作群众测评,测评满意度达到99.12%。

作者:何比峰 朱墨 李忠华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