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部门
邵阳市就业服务局为创业者撑起一片蓝天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7月10日至11日,邵阳市就业服务局“走基层、摸实情、听民声、解民难”先后走进城步西岩、茅坪、兰蓉等地方,那里,许多创业者在用自己的双手与智慧创造新生活,实现自己的价值。他们有的是返乡创业的农民工,有的是大学生,有的是下岗职工,有的是残疾人。创业中,他们或遭遇了资金瓶颈,或碰到了技术难题,但“创业培训”、“创业贷款”、“技术支持”等一系列政策帮扶着他们一路走来,渡过了一个个难关。

  猪圈托起了创业梦想

  钟勇成今年24岁,城步西岩镇花桥村人,2009年湖南农大毕业后带着“改变家乡、实现自我”的梦想回到了自己的老家,2010年开始创办自己的养猪场。

  2011年,钟勇成遭遇资金瓶颈,这成为钟勇成创业路上一个难以跨越的“拦路虎”。

  这时,市就业服务系统组织开展的“创业贷款下乡活动”为钟勇成创业带来了新的转机,在城步就业服务局的帮助下,钟勇成接受了创业培训,拿到了30万元无息贷款。他如愿以偿地按照自己的想法,扩大了养殖规模,更新了设施,还从外地购进了最新的产床,为母猪创造了更好的产仔环境,同时,固定渠道从北方采购玉米等原材料,自己配制饲料,对产仔母猪不使用抗生素,走上一条生态养猪的新路子。

  目前,花桥生态养殖场有母猪53头,种公猪4头,年出栏生猪860头,常年存栏280头,总产值160万元。

  残疾身躯撑起一片天

  兰蓉乡新寨村大坳头以前是荒山野岭,如今成为“世外桃源”,硕果飘香。满山坡的果林见证了一个残疾人成就自我的人生经历。他就是36岁村民陈喜——一个当地颇有名气的“土专家”,不仅自己走上了创业致富的路,还带领村民共同致富。

  陈喜经历坎坷。初中毕业后南下广东务工,2003年一次意外夺去了他右手三根指头,他只好回到家里。陈喜养过鸡鸭,却都以失败告终,但他并不气馁,在县就业服务部门与乡里的帮扶与指导下,他承包了村里一片荒山,搞起了果园。

  陈喜摸索积累一套嫁接与种植果树的土办法,采用高位嫁接的办法把普通梨子改良为“大果水晶梨”与如今早已闻名遐迩的“苗乡香梨”。令人称奇的是,他果园里一棵梨树上能长出三种味道的梨子来。

  如今,陈喜的果园达60亩,每年收益达7万余元,还成为县里“返乡农民工企业技术培训示范基地”,兰蓉乡方圆10公里都有他的“同盟者”,果园面积达2300余亩。

  返乡创业别有天地

  西岩镇四团村渣冲水库以前是一片荒地,如今大雁成群。这些大雁的主人就是当地返乡创业的农民工兄弟刘盛叶、刘盛恒。

  刘盛叶、刘盛恒初中毕业后一直在广东务工。2011年,在当地政府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政策的感召下,毅然返乡,并取得渣冲水库30年的承包权,同时承包了水库周边山场约600余亩,创建鸿飞生态大雁养殖基地。自去年10月购种雁200对,目前大雁存栏3000多羽,销售商品雁2000多羽,创收60余万元,27名村民就地上岗。在兄弟俩的带动下,当地11户村民加盟了鸿飞,投资投劳扩大发展。

  刘盛恒说,目前他们不仅仅局限于大雁的养殖,还瞄准了禽类市场,正联合外地老板承包四团村沙滩50余亩,进行规模化养鸡。

作者:记者 曾炜 通讯员 刘坤平 旷理胖 陈黎明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