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冈是传统农业大市,是我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确定的核心产区之一,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地县”。
近五年来,武冈农业综合开发抢抓机遇,以项目促发展,规模开发,谱写了一曲千里扬帆的长劲壮歌,打造了全省农业综合开发规模开发的“武冈模式”。2010年,武冈成为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县(市)。
规模开发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是“三农”工作的重心所在。武冈在农业综合开发规模开发上高度重视,上下齐力。该市出台了《武冈市整合支农资金和重点项目区建设项目管理办法(试行)》,明确整合支农资金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整合范围、管理使用、监管办法等制度,为推进规模开发指明了方向。完善责任机制,实行量化考核,奖优罚劣。该市通过责任落实和奖惩激励,激发了部门动力,形成了工作合力,有力推进规模开发的实施,并在项目区组织乡村干部、群众代表共商建设大计,让群众参与项目规划制订、施工建设的全过程。2011年,省委书记周强来武冈视察,在邓元泰镇项目区,周强对该市整合各部门涉农资金对项目区进行集中连片开发的思路给予充分肯定。
武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指导项目选址和规划布局,把群众积极性和自然资源条件结合起来,把基础设施建设和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需要结合起来,把尊重群众意愿和规模开发大局结合起来,确保了规划的科学性,布局的合理性。
“质量是生命,标准是形象”是武冈农开办孜孜追求的目标。武冈实行“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抓到底”的“四个一”工作机制,落实规范标准,责权分明。武冈制订了《项目区项目工程建设质量标准》,统一规范了路、渠等基础建设项目的选材用料和工程质量标准,使工程质量管理有章可循。同时,武冈采取现场查看、临时抽查和定期检查相结合的方式,严格奖罚责任单位和责任领导,加强技术指导和质量监督,规范资金投入与监管,积极创新受益农户筹资投劳制度,调动农户参与热情,充分发挥群众在开发中的主体作用,农业综合开发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益。目前,武冈农业综合开发规模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初见成效,建成了幸福、刘家冲、姚家冲、华塘、合家5个规模开发、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建成高标准示范农田12万亩。共整合支农资金2.98亿元,建成项目142个,增产粮食250万公斤,实现农产品加工产值2.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556元,惠及57个村的11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