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新闻在线讯 “进入冬季,时雨时晴,我担心会影响工程进度,但区里领导干部没有放松对项目建设现场跟踪服务,我们在这里投资安心、放心。”11月9日,位于蔡锷广场附近、预计投资过亿元的中驰房产负责人有感而发。在贴有施工技术等内容的公示橱窗里,笔者看到了该区负责项目调度的领导干部的名字。近年来,该区坚持将考察、培养干部的“镜头”精准地瞄向干部的软实力和岗位硬舞台,极大激发出干部想事、干事、成事的潜能。
塑造干部培养链。该区创新全员轮训、点菜式培训等培训干部模式,设置城乡精细化管理、和谐新农村、乡村经济发展等10个主题培训班,1000多名基层干部根据自身岗位特点,相继接受了“创新思维、开拓市场”、“公务诚信”、“官德与执政关系”等专题培训。举办了4期中青年中层干部培训班,已有12名干部走上了领导岗位。
构筑干部选拔大擂台。该区采取“双推双考”的方式公开选拔副科级领导干部,优化部门领导班子结构;在区直职能部门、乡(办、场)机关普遍实行干部竞争上岗制度,为优秀干部成长搭建平台。近3年,全区公选副科干部10名。同时,该区加大力度“给位子”。采取下派挂职、上跟锻炼、外派提高、易岗轮换、异地交流等多种方式,培养、推荐党外干部。近年来,该区提拔、交流了党外副科干部22名、党外正职6名,16个政府工作部门中14个配备了单位正副职,配备率高达87.5%;党外正职的配备数量居全市之首。
树立干部发展“航向标”。该区把考察干部的“显微镜”瞄准一线。今年,整合各级各系统精干力量,分成82个小组,重点围绕企业生产经营、项目建设、民生保障、新农村建设、信访维稳和安全生产等六个方面的问题,深入基层帮助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将47个重点项目建设服务责任分解到500余名干部身上,明确责任。同时,将考核结果与领导干部的荣誉、使用、经济奖励挂钩,近年来,50名默默工作在一线的干部被重用或提拔。
让有为者有位,激发出强大的干事激情和创业动力,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发展。今年1至9月,该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86642万元、规模工业增加值132914万元、财政总收入10475万元,分别比同期增长39.8%、15.9%、3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