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名小溪的呜咽
有一条无名小溪,发源于雪峰山脉宝鼎山脚,一路蜿蜒流经绥宁县唐家坊镇的下湾村和唐市村,在唐市村二组地段注入唐家坊河。
这条小溪虽然细若游丝,但多年来却孜孜不倦地哺育着下湾、唐市两村的数百村民。小溪由涓涓山泉汇流而成,在二十一世纪以前一直清亮透明。小溪沿岸的村民,在溪边筑有上十个码头。人们在码头上浣洗衣物、涮洗农具、剖鸡剖鸭、翻猪肠子和猪肚子,宛如城市中的一个公共广场。那时,在下湾村地段,建有一个水利碾米厂,每次开机碾米的时候,出闸之水如野马奔腾,可以将溪中偶尔沉淀的污物冲洗一空。夏天来临,不敢到大河里去游泳的孩子们几乎都在码头边洗澡。有时谁家的饮用水紧缺了,可以随便从小溪中挑一担回家使用。
这条小溪的最神奇之处,是盛产小鱼小虾。有村民介绍,以前如果想吃小鱼小虾,只要先架好锅子,然后用竹筛到小溪中去那么来回捞几下就行了。由于溪水常年比较清凉,鱼虾生长缓慢,所以这条小溪中鱼虾的肉质特别紧凑、鲜美,可以与现在的“黄桑干鱼”媲美。这条小溪还盛产王八和螃蟹。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时候,唐市村三组有位年长的村民,仅用一根带铁套头的木棍,成天在小溪中戳王八,常有斩获。小溪里还时常有螃蟹横行,孩子们抓到螃蟹,往往活生生撕碎了分着吃,也从不见谁家孩子因为生吃了螃蟹而生病。
然而,好景不长。迈入本世纪的头几年,唐家坊镇大搞城镇建设,高大气派的临街楼房迅速沿街拔地而起,城镇居住人口也几乎一夜之间增加了数倍。但是,当时的城镇建设根本没有规划,小城镇建设起来之后,城镇缺少排水系统的问题立马暴露出来。问题暴露最严重的时候,是一遇大雨则街道完全被污水淹没;即使到了晴天,污水也排散不出去,镇内街道上淤泥遍地,臭气熏天。后来,当时的唐家坊镇党委、政府想了个办法:在街道上开挖排水管道,然后将城镇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无名小溪中。
无名小溪被作为城镇生活污水的排放通道后,居住在唐市村八组和二组的村民遭殃。小溪中不仅粪水横流,还经常有女性使用过的卫生巾等不雅物漂浮在溪中。随着农村电网改造的推进,设在下湾村的水利碾米厂停止使用,溪水的自净能力几乎丧失殆尽。村民们不要说再到溪中去洗衣洗菜,哪怕就是去清洗农具都嫌太脏。这两个组的村民纷纷在家中打摇水井解决用水问题;条件好一些的村民,自己想办法安装了自来水。村民们世世代代相依相伴的无名小溪,就这样成了一条大家敬而远之的臭水沟。
据唐市村二组的村民介绍,当初唐家坊镇党委、政府要将无名小溪作为城镇生活用水排放通道时,他们曾一起反对过。但后来经过政府挨家挨户做工作,大家就都没有再坚持反对下去了。
2013年2月11日,正月初二,唐家坊镇唐市村与全国各地所有的乡村一样,正沉浸新春佳节的喜庆气氛之中。然而紧邻该村八组和二组的无名小溪,却仿佛在默默地哭泣。记者在溪边看到,昔日人来人往、热闹非凡的八组和二组码头,如今空空荡荡不见一人;在二组码头边,一堆垃圾小山般地躺着;再往下游3米开外,一堆用纤维袋装着的垃圾已将小溪完全堵住。整条无名小溪中,塑料袋、女性用品、尿不湿、烂水果、碎砖破瓦等成了当之无愧的主人;在小溪一些河段,还可以清晰地看到粪便漂浮在溪水中。
村民们说,以前溪水清澈的时候,“严禁往溪中倾倒垃圾”是村民们不成文的村规民约。但自从小溪成为排污通道后,村民们自己也不再珍惜这条他们曾经视为神圣的无名小溪,什么脏东西都开始往里面倒。以前,如果小溪万一被垃圾堵塞,总会有热心村民自发负责义务清理。但现在,无论小溪被破坏到什么程度,大家都已习惯于不闻不问。以前喜欢捕鱼的人说,溪中不再有半条鱼虾;即使村民们饲养的鹅、鸭等家禽,大家也禁止其进入小溪,怕感染上了疫病。
唐家坊河的悲伤
老人们说,唐家坊河从绥宁县的水口乡、瓦屋塘乡奔流而来,以前也是一条像无名小溪一样清澈见底的小河。
现在污浊不堪的无名小溪,正是在唐市村二组地段汇入唐家坊河。二组一名年轻村民说,既然在此有龌龊的无名小溪汇入,之前流经两个乡镇的唐家坊河,不知已有多少条同样被严重污染的小溪汇入其中。
2月11日,在无名小溪汇入唐家坊河的入口处,记者放眼望去,只见一条水泥大坝将唐家坊河一举拦为上下两截。整条河除了从大坝上倾泻而下的河水呈现白色外,用“不堪入目”四个字来形容它的全貌非常恰当。在大坝下,除了各色垃圾漂浮、旋转外,一头被河水泡得发胀的死猪正在与垃圾们一起沉浮;大坝之上,也有一头被水泡得更胀的死猪正横卧在大坝的溢水口处,仿佛在哀叹着自己,也哀叹着这条小河。
沿着河岸顺流而下,随时可见大袋、大袋腐烂的橘子躺在河滩砂石上。在唐市村二组通往一组的一座小石桥下,水流与桥面底部之间卡着大量红红绿绿的垃圾。在小石桥下游不远处的一道河岸上,茂密的灌木上高高挂满了五颜六色的塑料袋,有如电影中迎风招展的万国旗。有村民介绍,这是去年夏天涨水时留下的“战果”。这位村民还介绍,如果是夏天,唐家河中除了塑料袋最多外,还有四处荡漾的农药瓶跟塑料袋争高低。
除了垃圾污染严重,唐家坊河还有三个让人不安之处。第一是连年洪水问题。在绥宁山区,由于山高岭峻、坡陡谷深,地形地貌特殊,易发洪水是情理之中的事。但村民们反映,现在的唐家坊河的洪水越来越多,有时不下大雨也会莫名其妙发生洪水。村民们认为,洪水频繁与唐家坊河垃圾堵塞河道有一定关系;再有就是与在下游的湖塘村、下白沙村地段滥挖山沙有关。在唐家坊镇的湖塘、下白沙两村,挖山沙者将洗沙之后的淤泥,悉数疯狂注入河中,造成河床抬高和堵塞,导致小洪水容易变成大洪水。
第二是河道淤积成地问题。在唐家坊河水泥大坝之上的西头,有几块新淤积出来的土地,附近老百姓已在上面种满了蔬菜。10年以前,淤积之处还是唐家坊河水位最深的河段之一。村民反映,出现淤地一是大坝的设计可能存在一定问题,造成坝上的淤泥及河砂排泄不下;二是洪水冲积而成的沙堆、土堆、垃圾堆等无人清理,日久天长,自然出现淤地。据了解,大坝东头的河道也已淤积出很厚的淤地,虽然至今淤地尚未露出水面,但每到春夏,淤地上长的水草可以连成一大片,可见淤地随时可能破水而出。内行人指出,河道淤地的大量出现,也必将进一步加剧洪水的泛滥。
第三是洪水对良田的破坏问题。就在水泥大坝的西头,一丘稻田被洪水冲出一个羽毛球大小的深坑。问村民为什么不维修,得到的回答是:“年年都要冲,修了也没用!”还有一丘距河床近三米高的稻田里,至今还残留着去年洪水冲刷上来的河砂。
邵阳市民的隐忧
绥宁的无名小溪和唐家坊河,离我们邵阳城区的市民远吗?
其实,从地理学的角度描述,无名小溪、唐家坊河与资江的关系很清晰,也很近:吸纳那条无名小溪的唐家坊河,一路继续吸纳其它无名小溪,在绥宁县李熙桥镇汇入蓼水;蓼水又一路吸纳多条类似唐家坊河的小河,在洞口县高沙镇马安村双江口汇入赧水;赧水东流,在邵阳县双江口与夫夷水汇合,最终聚成滔滔资江。由此显而易见,在邵阳城区的每一个自来水取水口,都有来自绥宁无名小溪和唐家坊河的水悄然流过。
虽然江河之水具有浑然天成的自净能力,但想一想绥宁无名小溪中那直接排放的生活用水,想一想唐家坊河中漂浮的动物尸体,想一想春夏随意抛入河中的农药瓶,我们还能坦然喝下我们的杯中水吗?
绥宁,一度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誉为“神奇的绿洲”。在这片生态相对良好的土地上,竟然隐藏着这么惊心动魄的乡村污染,遑论其它县、市?
关注看起来遥远的乡村污染,就是关心我们市民中的每一个你、我、他。记者呼吁广大市民一起行动起来,积极提供各类乡村污染的线索,共同分析污染发生的原因,并热心探索消除污染的办法。新闻热线:18907398110;QQ:1452966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