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新闻在线讯 初春走进苗乡,总被浓浓的“苗味”迷住双眼。巫资浔渠四水之上一座座风雨桥拔地而起;两江峡谷城贝公路沿线苗家侗寨“穿衣带帽”装点一新;从县城机关到村居社区,从宾馆酒店到“农家乐”,无论是领导干部、普通群众,还是中小学生、餐饮从业人员,都能唱几曲苗歌,跳几步苗舞,说几句苗话……正是这渐浓的“苗味”,托起了苗乡旅游的兴盛。
每年六月初六是城步苗侗人民的山歌节。为传承弘扬推广普及山歌文化,该县采取政府主导、文化部门指导、乡镇组织实施的办法举办大型山歌节,现已办山歌节十五届。尤其是第十三届山歌节,特别邀请了民族歌唱家宋祖英参加山歌节,极大地提高了城步山歌节的影响。近两年间,该县民宗文化等部门开办民族歌舞培训班,编写民族歌舞教材,对县城机关领导、商务旅游外事接待等单位干部职工,乡镇场村居社区负责人,中小学校音乐教师等人员进行脱岗培训。县委组织部和县委党校在科干班中青班的教程中也安排了民族歌舞学习内容。通过培训的形式,让广大干部群众基本能唱苗家敬酒歌、嫁女歌、贺郎歌等山歌,会跳篝火舞、竹竿舞等。
城步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方面颇具优势。打禾鸡、挤油尖、舞吊龙等表演项目都获得过全国民运会金奖。为了开发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近几年,该县既承办了邵阳市第二届民运会,又举办了全县首届民运会和全县新春龙灯会。建立了丹口下团吊龙基地、苗龙山舞狮基地、桃林射弩基地、县一中板鞋基地、县三中秋千基地、县二中高脚马基地等,确立了传承人,培养了一批舞龙耍狮人才。丹口下团吊龙获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民族传统体育表演项目进入景区景点成为游客赏心悦目的新“风景”。
与此同时,该县认真实施自治县民族风格建筑条例,整合危房改造、易地扶贫、民族特色村寨建设等方面的资金,有计划地对县内主要景区的民居进行改造和装点。近3年,集中资金近亿元,对两江峡谷到南山,丹口到长安营,横水到高桥,汀坪到五团等沿线9000多户木结构民居进行了改造,檐角扳鳌,屋顶铺瓦,加封檐板,照面上光油,门窗雕花等。其中,清溪村成为全省第一批合格民族特色村寨,清溪古民居被确定为“国保”。借商务部驻城步扶贫之机,今年,该县又制订了以三十六峰为轴心的“千户苗寨”开发计划,打造民族经济新的开发区。
民族文化的开发与建设,为旅游产业注入了强大的生命力,使旅游迅速升温、取得实效。去年全县共接待游客43.2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85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8.7%和19.4%。当前,桃林民俗风情旅游村正值桃花盛开,游人如织,“农家乐”生意火爆。据统计,每天游客达1500人次,旅游收入近11万元,农家乐户均毛收入4400元,纯利润近2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