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生
90后大学生捐献造血干细胞 父母守身边为其打气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河南商报 (微博) 记者 邓万里/摄

昨日,90后大学生孙振廷捐献造血干细胞时,守在身边的父母一直为他打气。

工作人员说,如此开明的父母很少见。

孙振廷的父亲说:“我的儿子是心头肉,别人家的孩子肯定也是心头肉,儿子能救人一命,我骄傲还来不及,咋会阻拦呢?”

90后大学生

捐献“生命种子”,父母齐来打气

昨日,省肿瘤医院造血干细胞捐献室里,21岁的孙振廷躺在捐献床上,为杭州一位同龄男孩捐献“生命种子”。孙振廷是郑州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大二学生,去年4月20日,他专门到省血液中心加入了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库。

“上高中时就想加入,可当时年龄不够,学习还太忙。”孙振廷说,令人没想到的是,去年年底他就接到了红会通知,他的造血干细胞和别人初配成功。

从入库到捐献,孙振廷都没有瞒着家里,昨日,他的父母专门从濮阳赶来为他打气。

河南省造血干细胞库工作人员文梅英说,越是年轻人捐献,家里的阻力越大,有的人甚至瞒着家里。像孙振廷的父母这样开明的很少见。

可孙振廷的父亲孙英豪说:“将心比心,儿子是我们的心头肉,别人家的孩子肯定也是心头肉,儿子能救人一命,我们骄傲还来不及,咋会阻拦呢?”

医院护士长

为以最好状态完成捐献

坚持每天快走半小时

就在孙振廷捐献时,省胸科医院小儿心脏外科护士长张金枝来打动员剂。4月29日,她也将捐出“生命种子”,救助一名苏州女孩。

张金枝说,2010年春节前,郑州出现供血紧张,尤其是A型血供应偏紧,他们病区好几个A型血孩子都没法做手术。

身为A型血的她,领着家长一起去血液中心献血,碰巧发现那里正招募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就报了名。

去年6月7日,张金枝突然接到红会通知,她和别人配型成功。正在做饭的她立刻兴奋地喊起来,感觉跟中大奖一样。

捐献前一个月,张金枝就开始服用补钙、补铁药物,并每天快走半小时,希望以最好的状态完成捐献。

张金枝的爱人是医生,也非常支持妻子的决定,有时忘了服药,丈夫还会催她。

据了解,孙振廷和张金枝分别为我省第343位、第345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