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生
锅子免费拿回家“做活广告” 一批老年人上回大当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邵阳新闻在线讯 一群卖锅者,骗了一批老人(平均每人500元)。骗子跑了,“老子”缠住店子,群情激奋。5月7日上午,这批老人一致同意,拨打本报民情一线电话18907398110求援维权,强烈希望报社及时揭穿骗局,免得更多的老人上当受骗。

  “不追回500块钱,只怕有的老太婆要被气死,尤其是‘吃低保’的,她们何咯想得通啊。”市区六旬章女士情绪激动地说起被骗经过。

  5月1日,章女士在住地附近菜市场接到发放“搞活动送锅子”的传单,她本来接都不想接,马上把塞到手里的传单丢了。接了传单的熟人,认为第二天去活动现场看看,不买就行。章女士想,平时每天除了做做家务,没什么事,加之以前一直有防骗意识,从没上过当,大不了去凑个热闹。

  第二天(5月2日)早上6:30,章女士特意不带钱,赶往目的地。现场来了很多人,几乎都是老年人,其中以“老太婆占大多数”,她坐在了第一排,听卖锅人演示锅子的使用方法。耳闻目睹其最大的优点是“不出烟,不粘锅”,章女士觉得,“没油烟好”,适合做家务的老人;眼见为实,她动心了。

  对方继续鼓动道:这次是为了答谢客户,只是想请大家“做个活广告”。“阿姨叔叔,你们一句话赢得我一百句”;如果大家有诚意,帮产品做了宣传,锅子免费拿回去,明天带“回报卡”来领押金;每张“回报卡”押金500元,但不是到场的每个人都送“卡”,来了300多人,只送200个。

  于是,章女士打电话叫老伴送钱来,借给邻座的熟人500元;自己交了2张卡的押金,共1000元,领到2只小小的锅:当菜碗大了,当洗脸盆小了。比她还惨的是,73岁的陈女士花500元“押金”,只拿到一张纸片,上面印着“客户体验档案资料卡”。她认为,反正明天能像其他人一样,能够领回这500元押金。

  5月3日早上,头天约定6:30开门的活动现场,到了7时,对方还没来开门;老人们在紧张不安的“第二天”,整天见不到对方,大家才惊呼上当受骗,连连叫苦。特别是一些“吃低保”的老人,伤心得哇哇大哭。章女士很担心不少老人跟她一样有高血压等疾病,生怕家人责怪而气出人命来。她们都强烈希望找到骗子,拿回押金。

  4日早上,“活动现场”依旧没有按约开门。骗子跑了,大家就集聚在活动现场的门口,“只找店子”。

  店老板叫苦不迭:“我们也是受害者,他们只说租场地4天,开产品答谢会,每天只耽误店子早上6:30到7:10的时间;每天的租金400元。没想到他们骗了消费者,也骗了店子”。

  受骗老人和店主争执不下,都决定先到派出所和工商局报案。

  随后,记者在网上搜索关键词:“卖锅骗子”,也惊呼“结果不妙”:早期网帖的发布时间在2011年6月;涉案地遍布全国不少城乡。

  网上、网下一对照:此次入侵邵阳的“卖锅退钱”骗局,和网帖介绍的骗术大同小异。

作者:记者 石世桢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