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市区  > 城步
城步儒林镇十里树村开挖井塘56口抗旱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邵阳新闻在线讯(通讯员 阳望春 陈友贵)8月8日下午2时许,烈日当空,热浪灼人。循着“嗡嗡”声响,笔者来到城步儒林镇十里树村高祖山看到,一台水泵正“潜”在一口小水井里“喝水”,旁边堆放着6台水泵及一些水管和电线。

  “怎么没人看管?”“村民们严格按照早已排好的时间表抽水,交接班时才会有人来。”村支书龙宪煌接着说:“2004年,为了配合和支持县里‘南改北建、扩融提质’城建战略,村里仅有的一条水渠被齐腰拦断,全村566亩稻田从此变成‘望天田’、‘天水田’。十年来,村组干部带领群众们积极主动抗旱保收,从未因抗旱救灾而求助政府支持。”

  在十里树村,“求人不如求己,抗旱种田靠自己”“办法总比困难多”的抗旱救灾理念早已深入人心。2005年以来,该村两委发动全村254户村民自发筹资74万元,先后开挖山塘32口、水井24口,购买了520多台水泵及130千米水管。从春耕到秋收,不论白天黑夜,村民们抽水从未间断。

  今年该村共有140多亩稻田严重干旱。旱情袭来,该村广大干群日夜奋战,依序抽水,全力抗旱保丰收。

  “晚上提着水泵抽水是家常便饭。6月份以来,全村80%以上的家庭主力就没睡过一个安稳觉。”三组组长、年近花甲的龙章彬无奈地说。为了避免村民因抽水引发纷争,该村对每口水井、山塘灌溉时间统一排班、依次轮流,并将留守妇女、老年人家庭抽水时间调整到白天。多年来,全村从未发生一起抽水灌溉纠纷。遇上干旱之年,全体村民互帮互让,救灾补损,共渡难关。2011年,该村三组村民刘顺兵2亩多稻田因旱失收,村干部为他出点子找资料,他及时补种0.9亩冬瓜,通过精心耕种获利9万多元。

  目前,该村已落实冬瓜、马铃薯、白菜等秋季作物230亩,全力确保水稻损失旱粮补。

作者:阳望春 陈友贵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