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冻人’能捐的只有眼角膜,其他器官都没有用,我想在死后把眼角膜捐给需要的人”。11月10日上午,“渐冻人”何玉媛按约向受捐机构负责人短信报告自己的病情进展。
今年46岁的何玉媛,新邵县寸石镇南湾村人。2012年7月30日,她被北京宣武医院诊断身患运动神经元病(俗称“渐冻人”);因为在北京治疗费用昂贵,何玉媛于去年8月15日至24日、今年3月转入邵阳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继续治疗。
何玉媛介绍:“我是半路出家学医十多年,生命对于我,既然注定走不远,我也要把它走得更宽一点”。
患病一年多时间以来,何玉媛以开朗的心态、顽强的意志,与疾病进行不屈不饶的斗争。同时,一个大胆的想法在她心中酝酿:希望在死的那一天到来之时,把器官捐给有需要的人们,把遗体捐出来做医学解剖。
今年5月31日,觉得一刻也不能等待的何玉媛拨通了县红十字会负责人的电话。何玉媛在《器官捐献报告》上说,“2000年,我取得中医推拿高级资格证;从事推拿治疗以来,用自己真诚的心和娴熟的技能,为许许多多的患者驱除了病痛和愁烦,给他们带去了健康和微笑,其中大多数人还和我成了好友。由此,我颇有成就感”。
何玉媛从小体弱,吃了很多苦头,期间促使她累积了一个愿望:既不受针药之苦,又能强身健体。为此,她孜孜以求能够实现这种愿望的方法。高中毕业后,在老家当了十年的代课教师,爱逛新华书店的何玉媛,发现科普读物较多;有一次,她偶然读到天津中医推拿专家杨甲三教授的著作《家庭按摩术》及配套的标准针灸穴位图,爱不释手,萌生学习念头。1995年前后,她克服家庭变故带来的伤害,前往西安学医;她不但收获了梦寐以求的专业知识,还收获了师徒之情、友情、以及一份纯真的爱情;她刻骨铭心地感受到,她的内心世界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充实,身体也健康得让自己吃惊;想不到的是,这样的幸福日子,只持续了短短五年,然后悄悄溜走了。
病魔不期而至。何玉媛去年在北京被确诊患“渐冻人症”,其治疗的最后一个病人发来短信:“何姐今朝身欠安,玉言乍听吾心寒;媛贤艺精女中杰,坎坷路上又遭殃;但愿医生诊有误,稍做调理即复康。”何玉媛说,该病人及配偶都成了她的朋友,在她的求医问药之路上帮了太多忙。
治疗期间,何玉媛得知,“渐冻人症”发作迅速,一般从出现症状到全身“冻住”,仅仅三年时间,控制良好的可延续到五年以上。何玉媛没有了对死亡的恐惧,新的精神力量在心中蓬勃生长。“我要捐赠眼角膜”——成了她生前惦记的身后事;半年来,她按约随时和受捐机构负责人保持手机短信联系,以免耽误自己的“生前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