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新闻在线讯(通讯员 肖建华)城步苗族自治县地处湘西南边陲,古称“南楚极地”之苗疆,人口27万,全县总面积2647平方千米,十分之九属林区,森林覆盖率83%,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高,是天然氧吧,走进城步苗乡,但见郁郁葱葱、连绵青山秀色起伏,与蓝天白云相连,与深情苗乡相接……,境内资、巫、渠、浔四条水系水质纯净,溶氧丰富。
在党的十八大精神引领下,该县县委、县政府以“生态立县”为战略方针,实现建成“湖南省生态文化旅游强县、湖南省风力发电第一县、中国南方乳业第一县、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县”的奋斗目标,切实打响“生态苗乡,魅力城步”的品牌。“走进这里,你可以在苗乡品尝香喷喷的油茶,了解苗俗;你可以在南山草原上品尝鲜奶,怡然听风;你可以在深情绵延的白云湖上,拥湖光山色入怀,感受江风月影渔歌;你还可以在绝对原生态的十万古田上,荡涤心灵,回味人生……”。近几年来,在全县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一幅幅生态城步的壮美画卷正在徐徐展现。
保护优先,生态创建成效闪烁
县长杨博理说:“保护生态就是保护生命力,建设生态就是发展生产力。”生态资源优势是我们最大的资源优势,要切实加强生态资源的保护、开发、利用,发挥提升优势资源效益,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封山育林,在S219及高速公路沿线第一层山脊和荒山造林,完成各类造林4万多亩,节约上级下达木材砍伐指标2.9万立方米。抓好林政资源管理,严禁乱砍滥伐,强化森林防火。至此,该县已拥有4张“国字号”生态名片,即:1.南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湖南两江峡谷国家森林公园;3.白云湖国家级湿地公园;4.金童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全县积极开展生态乡镇村创建,创建了1个国家级生态乡镇、3个国家级生态村、4个省级环境优美乡镇和8个省级生态村。来过城步的长沙户外运动达人邹百灵女士在她的QQ空间上,对城步的风土人情赞不绝口,说:“城步是神仙梦想的地方!游客向往的圣地!驴友憧憬的天堂!”。游客的赞赏,也令没到过城步的游客心生无限向往。
苗乡文化独特,巫水河魅力引人
在该县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46%,其中苗族人口为之最多,是中国五个苗族自治县之一,他们有自己独特的文字和语言方式,人杰地灵,其中抗金名将---杨再兴、凉国公蓝玉等历史名人及杨家将故里就出自这里,历史文化源远流长。
杂木板凳九尺长,
板凳为媒挤鸳鸯;
妹挤郎来郎挤妹,
阿哥阿妹挤成双。
在“湖南省苗学会2013年年会民族风情文艺演出”城步桃林晚会上,奉献的一首具有城步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的歌舞----挤油尖,也叫挤板凳,一种流传于城步民间的娱乐活动,比赛双方以板凳中央为界,背靠背依次坐在板凳上,相互排挤,相互争夺,直到有一方被挤出凳端,另一方占领整条板凳。城步苗族歌舞“挤油尖”,艺术性地再现了一群青年男女通过参加“挤油尖”活动,挤出了油汗、挤出了友谊、挤出了乐趣、也挤出了爱情的欢乐场面,给人一种视觉愉悦和审美情趣。
巫水河地处城步苗族自治县境内,河里鱼虾成群,河水清澈见底,来往不断的人们在河边洗菜、嬉戏、游泳······,为县城人畜提供健康安全的饮用水保障,吸引无数前来避暑、观光游客。
该县为扎实做好“母亲河”------巫水河的保护工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会同相关职能部门,找准工作重点,理顺工作思路,以县城南桥巫水河流域为生态走廊建设示范样板工程为基准,以推动沿河农村环境集中连片综合整治为主线,紧密结合人们生产生活特点,解决老百姓最关心、最直线、最现实的问题,全力保护巫水河。该县环保局及相关职能部门先后争取项目资金610.1万元,进行水源保护防护墙建设,设置标志牌或交通警示牌28处,修建南桥头周边生态文化长廊沿河挡土墙3000米,共进行饮用水源餐饮船清理、河道垃圾水草清理、挖(洗)砂清理行动21次。特别是在巫水源头区域进行封山育林及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中,修建了120个垃圾池、61个分散式污水处理池、1个日处理40吨集中式生活污水处理池、1座大型垃圾焚烧场,规范了10处饮用水源保护地等。其水质经过省、市环境监测部门监测,饮用水源保护区水质达到国家饮用水І级标准,保护区下游水质达到国家地表水ІІ类标准,各项节能减排指标都达到要求,巫水河魅力引人。
转型发展,引领“绿色经济”崛起
“稳增长、惠民生、打基础、利长远,奋力开创全县生态经济发展新局面”这是县委书记罗建南的发展理念。大力发展生态产业,推动经济低碳绿色发展。
生态能源高歌猛进。南山风电一期25台机组已累计发电2.1亿度,二期工程25台机组已于2013年底全部并网发电,全县风电装机达到10万千瓦。三期金紫山、十里平坦、五团15万千瓦风电场前期工作已经完成,即将开工建设。南山镇村民易能明指着家居对面的风力发电组说:“风电转动一圈,就产生一元的电能效益”,既利用了能源,又发展了经济,前途不可限量。
生态农业稳步发展。引进民营资本组建了南山牧业有限公司,两条液态奶生产线投产,年产值超亿元。高档奶粉生产线和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加速推进,奶价实现与全国同价,奶农养殖积极性进一步提高;全县建成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12个,供港澳蔬菜基地4个,高山蔬菜种植面积扩大到3.5万亩,实现产值3.5亿元;建立苗乡梨基地8个,种植面积达3000余亩;完成4.7万亩油茶林低改,生态农业已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生态旅游持续升温。实现了南山国家级风景名胜4A旅游升级,融入张家界、桂林的黄金旅游圈;成功举办跨省合作的“中国邵阳城步六·六山歌节暨第二届中国大桂林旅游湘桂原生态风情节”,签订了崀山、南山和龙脊梯田景区合作协议,迈出了融入大湘西和大桂林旅游圈稳健步伐。2013年游客总人数达56.5万人次,综合收入达3.84亿元,同比均增长3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