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生
城乡依然是狂犬病疫区 初春时节市民请小心小猫小狗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邵阳新闻在线讯(记者 石世桢)“4-10月,一般是狗狗、猫猫的‘伤人旺季’;原因是每当气温回暖或炎热天气,狗猫性情狂躁,容易伤人。”3月17日,邵阳市疾控中心传染病防治科科长王晖提醒市民,花开春暖时,宠物也“更喜欢”伤人了,务必小心因“宠”受伤。

  统计数据显示,全市12个县市区2013年度有3.1万人次注射了狂犬疫苗,2012年的数据为2.3万人次;去年同比增长约三成。王晖介绍,该数据增长的原因,一方面说明群众的“打针意识”增强,同时也说明狗啊猫啊的饲养数量攀升,于是猫狗伤人的概率同步增加。

  如今,随着家庭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饲养宠物成为一些城镇居民的新“时尚”;有的人对宠物还关爱有加,经常是“零距离接触”,比如接吻、搂抱、甚至同在一个被窝睡觉等;养宠的主人们,在亲近动物的同时,防范动物伤害的意识却没有“水涨船高”。

  2000年毕业即从事狂犬病预防门诊工作的医师姚昕介绍,他根据15个年头的从业经历、及多年的“打针”情况分析,每年的四五月份,被宠物咬伤的案件发生率,普遍高于其他月份;此后,会延续到8月份、甚至是10月份。狗猫咬人的“旺季”,同时也是狂犬病等恶性病的高发季节。我市目前还没到宠物伤人的高发时节,今年1--3月中旬(该门诊部)的“打针”记录为300多人次,一旦天气持续回暖,将步入宠物伤人的突发期及高发期,受伤的人数将会“陡然”增多。因为在此天气回暖期间,狗猫等宠物往往情绪反常,即使没有招惹它们,它们也会意外伤人;而预防狂犬病的最好办法,就是预先给宠物注射狂犬疫苗。狂犬病是经携带病毒的狗、猫等咬伤或抓伤人体,致使人感染发病;外观健康但携带狂犬病毒的动物,同样能使人患上狂犬病。主人或者外人,如果不慎被狗猫等动物咬伤,应立即用肥皂水捏挤、冲洗伤口二三十分钟,然后赶快到疾控中心专业门诊注射狂犬疫苗。

  记者翻阅该门诊部“狂犬病疫苗打针登记表”,发现“在家里被狗只咬伤”的比例高达八成,其中不少受伤者是几岁、十几岁的小孩;现实生活中,小孩和家长对内外人士都往往麻痹大意地说“不咬人的”,结果在逗乐间被狗猫出其不意抓伤或咬伤。正月初四,市区五旬安女士母女在安抚被电梯突然夹伤的小宠物狗时,没想到被惊吓之中的“爱狗”接连抓伤;在五次约定的打针日,母女俩都带着狗狗随行。

  狂犬病毒具有高致命性、潜伏期长的特点,起初病症为低热、恶心、疲倦继而出现狂躁不安、易怒易暴,对水、强光反应敏感等症状。由于狂犬病的危险性,希望大家能充分重视春季回暖之后对宠物的看护工作。此外,其他小宠物,例如:兔子、老鼠等,也有携带狂犬病和寄生虫的可能,在这些小宠物的牙齿、指爪、皮毛上,都存在各种各样的细菌和病毒,一旦被抓伤咬破后易得破伤风病和寄生虫疾病,同样不可掉以轻心。此外,被猪等温血动物咬伤,也需要“打针”。

  王晖提醒广大市民,为了自身、家人、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最好不要凭兴趣喂养宠物狗等动物;“咬了之后,怕发病,发病必死”;狂犬病一旦发作,死亡率是百分之一百;全市城乡依然是疫区,每年都有患者感染狂犬病死亡的病例,层层上报。

作者:石世桢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