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肖健东和他的传统木雕藏品
邵阳新闻在线讯(记者 陈贻贵 通讯员 李平)“当初搞收藏出于自己喜欢,更是出于一份挽救历史的责任。虽然为了这个负债十多万元,但我从未想到放弃,我希望民族文化、风俗习惯通过这些得到传承。”3月22日,历尽艰辛、从事传统木雕收藏十余年的肖健东还是如此执着地说。
迷上传统木雕收藏,担当起保护重任
走进邵东县城一栋四层楼民居里,从第二楼开始,楼梯间、房内摆满了古木雕制品,大到床、匾、窗棂、屏风、木门,小到供盘、取暖手箱、油灯架、饭盆、药箱……琳琅满目的木雕制品上千件,涵盖了明代晚期和清代年间民间木雕的部分内容。木雕制品材质多为樟树、梓树、楠树、桐树等。木雕工艺精湛、色彩华丽、玲珑剔透、栩栩如生,雕刻藏品图案之美、内容之丰、工艺之精,令人叹为观止。
藏品主人肖健东刚入不惑之年,邵东县两市塘人。热衷收藏古代木雕,缘于一次偶遇。1999年,他到一位亲戚家作客时,发现一把晚清时期的木椅,图案精美,工艺精湛,当时就被深深吸引住了。从那时开始,他就迷上了木雕收藏,开始走上了传统木雕的收集、整理、保护和研究之路。
此后,肖健东经常骑着一辆单车,走街串村,一路打听。如果谁家有传统木雕产品,大到门窗、床架,小到凳子、洗脸架,只要有收藏价值,他都愿意购买。新邵县一农家有一六扇寿屏,色彩华丽,人物雕刻逼真,屏面典雅,很有收藏价值。为此,肖健东连续八次走访该农户,最后以3万元收购了该藏品。
十多年来,肖健东四处奔波、用心寻觅;产品收购后,大件产品还要妥善搞好运输,为此,他付出了大量心血。然而,每当一件藏品安全到家,经过清洗保护程序后,脸上就有了欣慰。
因此负债不改初衷,最大心愿建民俗博物馆
传统木雕,是先贤劳动者智慧的结晶。2011年,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了肖健东所著的《湖南传统木雕》一书,引起社会关注,好评如潮。
肖健东自幼喜爱美术,美术专业毕业,木雕收藏是他执着追求。他有一个心愿,那就是要利用他所学的美术知识,将这些木雕藏品的图案、纹样整理描绘出来,让这些木雕藏品有一个完整的延续,给世人一个完整的展示。然而,上千幅图案的描绘对他来说,是一个浩大“工程”。2007年,他开始精心描绘,有时每天工作十多个小时。历时三年,上千幅线条清晰、流畅、形象逼真并富有立体感的白描图案得以完成,还原、再现了木雕藏品图案的真与美。
这些年来,肖健东收藏传统木雕上千件,耗费了几十万元的积蓄,如今还负债十多万元。对此,家人不理解,妻子也反对,但这并未影响他对木雕收藏的执着和热情。肖健东说,他收藏木雕,不是收藏财富,而是收藏历史,还原历史,延续历史。他收藏这些民俗器具从来没考虑过“出手”,从没考虑过用藏品换成钱,最大的梦想就是将这些藏品捐献出去,建立一个民俗博物馆,让这些珍贵的木雕藏品给世人以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