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新闻在线讯(通讯员 戴隆玉 刘鑫)“党的群众路线开展的真好,干部为老百姓谋发展,和老百姓真正成为一家人”,城步西岩镇一村民满意的说。自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该镇在扎实有效的最好常规动作的同时,进一步创新工作模式,推行“四帮”工作法,让老百姓在家门口致富,做到自选动作精彩纷呈。“四帮”即帮助群众解读政策,帮助群众掌握技术,帮助群众对接市场,帮助群众争项引资。
一是对接政策,扩大产业规模。引导群众做好土地流转文章,整合资源,实现联营,加大造林大户的扶持力度,重点发展林产业,实现“企业+基地+大户”的经营模式;加快对S219沿线的石漠化土地改造,全年力争新造油茶林1万亩。以有高速公路出口的江南村为中心,发动群众整合稻田种植美国坚果,争取建立4000亩的美国坚果生产基地。
二是对接技术,提高生产质量。积极与县农业局、科技局等业务部门联系,印制《农业生产技术资料汇编》,大力推广水稻制种、罗汉果栽培、油茶林丰产、葛根种植等实用技术,由驻村干部、大学生村官、村干部在走访过程中发放到农户。根据资源特色,因地发展,形成一寸一品。四团村返乡创业的农民工兄弟承包600余亩山林创建的鸿飞生态大雁养殖基地,目前存栏大雁3000多羽,年销售商品雁2000多羽,年创收60余万元,同时为27名村民提供了工作岗位。水清村喂养野鸡,石山村种植罗汉果,沙井村种植葛根,五桂村喂养山羊,目前,发展特色产业户达到820多户。
三是对接信息,拓展销售市场。努力与行业市场对接,为产品打开销路。为了给老百姓农民提供及时的市场信息,该镇党委、政府组织各部门利用走出去的机会,为老百姓与企业牵线搭桥。人大副主席肖焱到武冈给沙井村的种植户联系了葛根的销售点,签订了销售合同;党委委员、副镇长段文彬给水清村的段亚元在县城找了门面,专门销售打了包装的野鸡蛋;党委副书记杨亚武利用在团县委时的人脉,将大雁的销售网络拉到了湖北……
四是对接项目,改善基础设施。积极协调、对接一批重点项目,牢牢把握基础设施建设,统筹抓好农村危旧房改造、道路建设、水利工程等项目。据悉,西威公路由于没有硬化,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一直是群众的心头病。该镇党委、政府通过多方走访与了解,决定把西威公路的硬化作为践行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一项实事来抓,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支持与帮助下,西威公路商业街路段终于在今年3月开始大维修,从根本上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