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市区  > 城步
城步发现四座罕见明清古“抱房” 在邵阳尚属首次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图为“照蛋孔”

  邵阳新闻在线讯(记者 袁光宇 通讯员 刘令 阳望春)5月3日,“五一”小长假的最后一天,来到城步旅游的不少游客被吸引到该县儒林镇双井村二组,观看这里刚刚被掀开盖头的四座明清古“抱房”。

  “抱房”是对专业孵化家禽场所的俗称。据双井村村民刘本先介绍,他们的祖先从江西迁到城步之后,就一直以开“抱房”为生,直到上世纪80年代初分田到户后,刘氏家族才结束了开“抱房”的历史。目前该村保存比较完好的古“抱房”共有两处,每处均有两栋成交错型木房,其中第一处属刘本先所有,第二处属刘本先的堂叔刘敦明所有。

  在这两处“抱房”的堂屋右边,均设有两个“照蛋孔”。“照蛋孔”呈圆形,其内壁已经磨得十分光滑。“为了验证蛋里是否有仔,需要将蛋放到‘照蛋孔’中照。”刘本先拿来一个鸭蛋现场示范说,“如果蛋里有仔,连鸡仔、鸭仔的毛都可以看得清清楚楚。”有游客照着刘本先的样子将鸭蛋放进‘照蛋孔’内,果然里面的蛋白、蛋黄照得非常分明。这些“照蛋孔”除了本身设计科学外,为了防止光线通过“照蛋孔”透入屋内,还制作了可以上下移动的“自动门”:将“自动门”推上去,“照蛋孔”出现了;拉下来,又将“照蛋孔”遮住。

  古“抱房”明清建筑风格显著。两处古“抱房”的堂屋前,都建有廊檐。廊檐柱的上方,均饰有木雕的龙或鱼;下方,均有青石或汉白玉柱垫。其中第二处古抱房廊檐柱上方装饰的是一对金鲤,头朝里,尾巴高高翘着;柱垫是汉白玉的,中间呈鼓形,雕工精湛。这一“金”一“玉”,昭示着刘氏先人对“金玉满堂”的憧憬。

  古“抱房”的附属物件也耐人寻味。第一处古抱房除了有正房、偏房外,还保存有一个槽门。从槽门的存在可以推断,这处古“抱房”原来可能是四合院的结构。在槽门左右两边,饰有类似石膏材质的窗花,一些破损的窗花里,隐约可见里面有起固定作用的内芯。在两处古“抱房”的正房上,都镶有精美的雕花木窗。据该村村支部书记刘本英介绍,第一处古“抱房”大约有100多年历史;第二处古“抱房”的历史至少有200年以上。

  湖南省考古学会理事、市文物鉴定委员会副主任、市文物局副局长曾晓光认为,发现具有一定规模的明清古“抱房”,在我市尚属首次。

图为木雕鱼

作者:袁光宇 刘令 阳望春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