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右螺旋梯所在建筑是垃圾中转站,该站东边连体建筑是公共水厕;图左是棚內菜场情景
邵阳新闻在线讯(记者 石世桢)五层楼房有6栋,每栋5个单元,共300户,加上周边不少平房散户,人口密集,六七十岁的老人多;此外,辐射方圆三四公里的菜场,流动人口多。自嘲住在“贫民窟”的双清区龙须塘办事处新华社区居民,5月18日下午,诉说他们遇到的一箩筐烦恼事。
公共水厕:挖烂不管了?
原名“新华印刷二厂”的大门东侧,有一个巷口,走进去左拐不远,有一个公共水厕,虽然服役近三十年,但居民一直“无话说”。这几天却令人不满:厕所外面堆满建筑垃圾,并引来生活垃圾集聚。原因是厕所内外设施要升级,蹲位、原有冲水设施、内外墙壁保护层等都被“敲烂”,这几天停工没人管;而日夜需要“方便”的群众,只得继续“就地”解决。由于内外墙体的粉刷层被敲除,厕所东侧横直三面墙体(该处地基原是水塘),多处红砖暴露出比较大的裂痕;地面下沉现象明显。居民担心开裂的墙体存在倒塌隐患;也担心厕所蹲位改装隔板空间变小,胖子们入厕不方便。
双清区环卫局欧阳副局长答复,关于墙体红砖存在裂痕的情况,施工方、设计方等人员和他商议时,都答复“没问题”。他表示接下来再进行鉴定评估。对于该厕所的蹲位空间大小,他表示能够避免城内一些厕所的“前车之鉴”。
区水务局:菜场搬迁无处去
新华新村菜场,其前身是位于东大路沿线的“马路市场”,后来被整改转移到背街的狭窄通道,打起铁皮棚子,摇身一变成为如今低洼、昏暗、拥挤的“新华菜场”。菜场南北两侧几乎是齐平的建筑物,即使是晴天棚内光线也昏暗;尤其令人尴尬的是,菜场南侧中部二十多米距离,与厕所和垃圾中转站仅一墙之隔,摊主们就在身后挂起“遮羞布”,以遮挡摊位后面的“厕所形象”。
双清区商务局周副局长答复,在目前的“新华菜场”地段,不能进行菜场改造,只能找到新地方搬迁,但还没有菜场搬迁时间表。关键是周边两三公里都没有场地,附近的“化纤厂”也没有场地建菜场。
市建设局:剪断的是社区私接的路灯电线
菜场南侧有三条小区通道,居民吃了长期没有路灯的苦头。“10天前”安装了路灯,结果刚好亮了三天(晚上)就熄了。居民黄先生等人问来问去,听说是“路灯所剪了电线”。新华社区居委会主任、区建设局负责人,都确认了这个断电事实。原因是社区和办事处私自安装路灯,没有履行常规的报批立项程序。安装路灯须由建设局和市路灯管理所批准、实施。对于这个“路灯亮了又熄了”的事实,居民们希望政府部门给予落实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