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73岁的隆应效
邵阳新闻在线讯(记者 刘波)5月19日上午,新邵县严塘镇湾里村大雨倾盆。
二组73岁的隆应效满脸焦急,屋顶瓦片破碎,屋里到处漏水,打湿了床铺,家具也浸泡在水中。但这不是隆应效最犯愁的事情,他最犯愁的是马上就要断炊了。47年来,隆应效一直过着没有户口的日子,他没有自己的田地、也没有农保、没有医保。一开始他还能靠租别人家田维持生计;而今,随着年岁增大,他再也无力种田,再也无力维持生活了……
回乡后户口不知所踪
1967年,隆应效被湖南省第四建筑公司招工去了郴州分公司,其户口也从新邵县严塘镇湾里村随之迁入公司所在地郴州。1983年,因为他生下第三个小孩,违反了计划生育政策,公司将其开除。
被开除之时,公司也曾将隆应效的户口退回湾里村,但是村里拒接接收。只是这一切,隆应效并未在意,也没有管过户口的事。在接下来的日子里,隆应效一直留在公司做临时工。1995年所在公司改制,隆应效无处可去,就回到了严塘镇湾里村。因为种种原因,隆应效与妻子、儿女关系恶化,开始独自一人生活。
隆应效的户口不在村里,因而没有田地,为了糊口,他承包了其他村民的水田。不过,因为久未种田,他种田十分艰难,只能勉强维持生计。
疾病缠身生计难维持
随着年纪增大,隆应效种田感觉越来越吃力。
2006年起,隆应效又先后患上了肾脏囊肿、结肠炎和前列腺增生等疾病,因为没钱治病,疾病加重,最后走路不到几十米就需要休息了。年迈加上疾病,让他在2012年不得不停止种田。
不种田后,隆应效失去了经济来源,就连最基本的吃饭问题都不能解决,只能靠邻居和亲朋好友时不时的接济维生。
5月18日,在大雨的侵袭下,隆应效土砖砌成的房子似乎有些招架不住,墙壁四处渗水。婶娘害怕隆应效在家出现意外,当天就让隆应效暂时到她家先住一段时间。
盼享社保解困局
无论是在农村还是城镇,上了60岁就能享受每月55元的养老保险,交上部分钱就能享受新农合或者城镇居民医疗保险。
近年来,新农合和新农保的相继推出,让贫困的隆应效感到兴奋。国家惠民政策下,自己日子就不会过得太艰难了。不过,隆应效的憧憬很快破灭——户口不在村里,他无法享受这种待遇。
2009年以后,隆应效多次前往郴州寻找自己的户口。然而,原来自己所在的厂已经破产,原来的熟人已经不在了,他们也不知道隆应效的户口身在何处。
找不到户口,就无法享受社保。于是,有人经常会看到73岁的隆应效在自家哭泣。
“我们也时常接济他,但这不是长久之计。如果他户口在,能享受社保就好了。”隆应效的弟弟隆平生如是说。
其城镇户口迁回村里有难度
隆应效果的户口是否存在,能否迁回?
5月20日,新邵县公安局相关负责人对隆应效的户口进行查询,发现隆应效的户口依然存在,其户籍所在地为郴州市苏仙区石榴湾居委会,属于非农户口。
该负责人表示,隆应效早已过了60岁,完全可以去郴州办理社保、医保手续,并根据自身情况,向当地民政部门申请低保救助,或许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生计压力。
针对年迈多病,办理郴州的社保不方便的问题,该负责人坦言,目前隆应效属于非农户口,要将其迁回湾里村转为农村户口,还存在困难。他说,迁回农村主要涉及农村分配问题,必须征得全村八成以上村民的同意,村里才有可能开同意接收证明,县级公安机关户政部门才会审批,这意味着这关相当难走。
该负责人建议,隆应效想将户口迁回新邵的话,可以根据自己的特殊情况,向有关部门申请,将自己的户口挂靠在严塘镇的城镇居民的户口上。一旦迁回,就能就近领取城镇居民养老保险,享受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待遇,还能在本地申请城镇居民低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