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新闻在线(通讯员 王祥 辉戴小红)城步西岩镇在群众路线教育活动中紧紧围绕产业联村、项目带村、合作富村、互帮强村的工作思路,通过组织村党支部负责人进行产业调研、开展先进村帮扶落后村等活动建立区域互帮互助机制,促进了当地乡村经济发展。
一是产业联村。党支部当好“领头雁”,带领大家一同致富。在西岩,几乎人人都知道有个“葛根大叔”——沙井村的党支部书记戴时前。一直以来沙井村都是依靠传统种植业,村民的收入不高,闲散劳动力也很多。戴时前与村班子成员一同想对策,谋发展,根据本村的资源特点,通过“政策倾斜、资金帮扶、农户联营”,实行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在他和村主任李昌建的带领下,沙井村发展葛根种植500亩,亩平均收入达到3000元,生产规模达500万斤,总产值达380万元,现在沙井村村民可以足不出户就能达到月入千元。周边的江西、凤凰等村看到沙井村富裕起来了,纷纷取经学习,戴时前不仅倾囊相授,还经常带同村干部跑到基地去指导,在沙井村支两委的带动下,逐步形成一个葛根产业链,同时,戴时前计划在5年内带动全镇发展葛根种植面积2000亩,创建自己的优质品牌市场,使该镇成为省内首屈一指的葛根种植专业大镇。
二是项目带村。党支部善于倾听民众的呼声,用民众的诉求助推当地生产生活。该镇长期存在着粮食产量不高,土地利用率不足的问题,为作好“城步粮仓”这一文章,彻底将高低不平的零散地、低产田变成平整高效的高产地,彻底改变底子薄、环境脆的现状,在该镇党委政府的倡议下,镇领导以及村委会干部多次到实地进行现场勘探,征求各方意见,通过协商,完成项目选址、定界、论证等工作,落实土地整理项目申报工作。2013年,该镇花桥片8个村投资1800万以及水清、三塘等6个村投资900万的土地整理项目正式实施,项目的实施改变了区域农业生产条件,为种植结构调整和发展现代优质高效特色农业创造了有利条件,从而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增加了农民收入。
三是合作富村。党支部做好沟通工作,化解心防助推发展。该镇五桂村有良好的地域和资源优势,很适合发展养殖业。杨厚雄是远近闻名的养羊大户,年出栏近百头,产值可达十万元,但一直以来都是单打独斗,跟村里其他的养羊户没有任何来往。该村另一养羊户王建友想成立一个专业养殖合作社,把村里零散的养羊户集中起来,但是协商工作一直做不下来,合作社梦想也面临着流产。党支部书记王明谦了解到这个情况后,联同村里其他支委委员上门上户宣讲政策、亮明前景、阐述优势,并由村出资带他们去邻县区看示范点,观摩规模效应,以此来打消他们心中的顾虑。在他的努力下,今年2月,五桂村和凤山羊养殖专业合作社正式成立,该村6名养羊大户全部加入,合作社经常组织养殖户开座谈会进行经验交流,用大户的经验带动各成员羊场的生产经营活动;另一方面,在养殖技术等方面起到示范带动作用。目前,该村羊总数已达400头,同时,数量还在进一步增加。
四是互帮强村。党支部连成一张网,出谋划策,化解难题。西岩镇四团村渣冲水库以前是一片荒地,如今大雁成群。这些大雁的主人就是当地返乡创业的农民工兄弟刘盛叶、刘盛恒。2011年,在镇党委政府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政策的感召下,他们毅然返乡,并在村支两委的帮助下取得渣冲水库30年的承包权,同时承包了水库周边山场约600余亩,创建鸿飞生态大雁养殖基地。在此过程中,四团村书记彭社珍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她不仅在养殖技能学习、产品销路方面给予了极大支持,更是动员了当地11户村民加入了鸿飞,为27名村民提供了工作岗位。目前该养殖基地大雁存栏3000多羽,销售商品雁2000多羽,创收60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