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新闻在线讯(记者 刘波 袁进田 通讯员 谢荣 朱卫华)5月27日上午,大祥区板桥乡立新村65岁的徐益珍老人忙个不停,5月25日的大水让家里一片狼藉,她要清理满屋的泥巴,整理家什。
洪水中,徐益珍家损失不小,但她还是特别庆幸自己在洪水中能幸免于难。想到这,她对大祥公安分局的民警心存感激。他们及时营救,她一家三口才能顺利脱险。
村民遇险
徐益珍的房子是一座一层楼的房子,离邵水河没多远。
5月25日下午6时许,她听到5岁的孙子大声呼喊:“外面涨大水了!”果然,河水迅速漫过大堤向房屋冲来。在立新村几十年里,她从未见过如此汹涌的洪水。不过,她还是乐观地估计河水只会到屋脚下。
水涨速度远远超乎徐益珍的想象。两人没搬上几样东西,水就进屋了,并迅速没过脚面。在她搬东西的短短十分钟内,家里的水位迅速上涨至她的肩膀处。尽管那时水已经很深,她还是心疼还有不少东西没抢救出来,她还想继续抢救物品。
此时,孙子哭着对徐益珍说:“奶奶,我怕!”徐益珍这才幡然醒悟,洪水已经涨得太高了,大家已经无法出去了。
看着汹涌的洪水肆虐,徐益珍老两口躲在屋子里的一处高地,紧紧抱住孙子,不停地安慰他不要害怕。实际上,随着天色渐暗,徐益珍的手也开始颤抖起来,她也有着强烈的无助感。
徐益珍家之所以涌进洪水,源于上游邵东、新邵持续暴雨,致使中下游洪水泛滥,大祥区的板桥、面铺等地遭遇60年一遇的洪灾。
主动请缨
不过,徐益珍并不是无助的。23时30分,一场营救他们的行动展开。
当天晚上,大祥区启动抗洪抢险工作。副区长、公安分局局长唐赤卫,政委柳红平带领该局民警来到立新村抗洪救灾。
得知徐益珍的情况后,区抗洪指挥部要求大祥公安分局迅速组织营救。
此时的徐益珍家已是“孤岛”,那里洪水湍急,而且还在上涨,救援船只在别处救灾,一时不能过来,水下还隐藏着诸多危险。但是,该局抗洪指挥部毅然决定:组织救援队涉水前往!
没有足够的救援设备,选谁去?这成了一个难题。
“我去,我熟悉水性。”“我当过兵,参加过抗洪抢险。”“我从小在河边长大,水性很好!”……这时,城北派出所所长苏桃、国保副大队长艾拥军、面铺乡民警何良春、巡警大队辅警谢剑春、张维纷纷主动请缨。
经过慎重考虑,指挥部同意五人组成救援小组,前往救援。
23时45分,在村干部的带领下,一行六人身披救生衣和救生圈涉水出发。
艰难营救
还未走出二十米,水就已浸没了他们的腰身,湍急的水流让队员们步履蹒跚、立足不稳。
越往里面走,水越深,最深处齐肩了。这时候,整个身体是浮在水上,加之多处水流湍急,前行困难,队员不时被冲得东倒西歪。此时正处深夜,四周漆黑,手电筒远远照射过去全部都是水,看不清前方。
所幸的是,村干部根据远处若隐若现的房屋,判断出大概方位,从而找到了水流相对缓慢的道路行走,只是这里的水位也到达腰部了。
半个小时后,救援队终于看到徐益珍的家。只见浑身湿透的祖孙三人已经爬到自家楼顶上等待救援。此时,洪水还在上升,他们所在的位置也即将被淹没,必须撤离。
但是,救援并不容易。救援队员、祖孙三人近在咫尺,却被很深、湍急的洪水隔阻,救援队员无法靠近。苏桃等人仔细观察后,发现徐益珍家旁有一片树林,可以从树上爬到屋顶上去。
最终,徐益珍三人被救援队员成功解救下来。救援队员过来时就踉踉跄跄了,再带着三人根本就无法保障安全。为此,救援队员将三人转移一栋多层、坚固的红砖房里,为确保不再出现意外,救援队陪着三人守候,直至水位明显下降才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