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市区  > 邵阳县
邵阳县公路局局长任职到农村 促进发展有保证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邵阳新闻在线讯(通讯员 陈功权)为推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在农村基层“落地生根”,今年3月邵阳县创新推出百名党员局长兼任村支部“第一书记”的工作举措,根据县直机关单位不同的工作职能,公路局局长蒋战成被选配到基础设施建设落后村——黄亭市镇武邵村任职。

  “建设好农村党支部,是党的群众路线最好体现,也是发展好农村经济的必由之路。”兼任武邵村“第一书记”的蒋战成局长深有感触。3个月来,他带领公路局党员干部积极开展“三联、二访、一帮”活动,将工作重心下移,深入群众、走村入户,听民意、促稳定,访民情、解民难,活动效果明显,群众工作满意。

  听民意 促稳定

  要当好“第一书记”,先当村民,融入群众,倾听民声。自兼任武邵村“第一书记”以来,蒋战成局长多次带领局里党员干部深入开展“三联、二访、一帮”活动,深入田间地头了解村民生产、生活情况,逐门逐户访民情,倾听民意及诉求。并按照县委组织部要求,于4月中旬组织武邵村全体党员和村支两委干部召开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动员大会,要求全体党员干部从自我做起,做好表率,忠实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在会上,蒋局长代表村支两委班子承诺,切实改正工作作风,认真听取群众诉求和不同意见,尽最大努力解决群众困难。为维护村里稳定,搞好村支两委班子建设,蒋局长对村委干部、候选人、德高望重的老党员、意见突出户逐一走访,了解民情、听取意见,为村委换届选举打下稳定基础,实现了村支两委新老班子的平稳过渡。

  访民情 解民难

  黄亭市武邵村两面临水,与隆回接壤,与黄亭市永兴隔河相望,交通闭塞,经济落后,村民人均收入不高。蒋局长第一次驻村走访时,才真正了解到该村实际困难:村里没有一点集体经济,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全靠县乡财政资助和村民自筹,一条村级道路不但未全部硬化,还尚欠原施工单位工程款30多万元。面对这些困难,蒋局长没有畏惧,“既然是人民的公仆,就是要想人民所想,急人民所急,为民办实事。”他如是说,也如是做。一是会同村支两委积极向县委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汇报,寻求解决村道建设资金缺口,协调处理施工矛盾。经多方努力,现缺口资金基本到位,可望雨雨水季节一过,马上组织施工,预计11月底能全面完工。二是作为“联乡驻村入户”活动的联点单位,公路局积极筹措计划外资金,用于武邵村村级活动中心后续工程建设,争取8月底村级活动中心能正式投入使用。三是蒋局长带领公路局党员干部大力开展困难群众结对帮扶工作,在村支两委的积极配合下,确定了16户结对帮扶对象,公路局所有股级以上党员干部全部参与,以自己的菲薄之力,与困难户结对子,实行一对一帮扶。武邵村1组瘫痪多年的困难群众杨秀花,是蒋局长的帮扶对象。在走访中,蒋局长带去大米、食用油、营养品等,并倡议邻里村民多帮助照顾其生活起居。杨秀花激动得泣不成声:“没想到我这个残疾人还能得到这样的照顾,共产党干部真好。”

  绘蓝图 促发展

  村级经济发展规划是龙头。要脱掉贫困村帽子,发展规划很重要。作为武邵村“第一书记”的蒋战成局长也深谙其中的道理。他一驻进该村,就召开了村支两委班子、党员、组长代表等会议,共同探讨村里未来要做什么?怎么做?寻找一条适合武邵村发展之路。在走访中,发现该村有种植百合的传统,并有一定的种植规模和较成熟的种植经验。经过几次调研和听取村民意见,最后敲定把百合种植作为该村“一村一品”发展项目。但由于村级电排年久失修和水库常年渗漏,防洪抗灾能力差,村民的经济收益不稳定,村民对百合的种植积极性不高。为从根本上破解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蒋局长心里早有一幅发展蓝图。今年完成村道水泥路面硬化,明年完成水库防漏加固,提高农业抗灾能力,后年加快土地流转,扩大种植规模,提高土地经济效益,真正实现从传统农业向专业和现代农业转变。

   

作者:陈功权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