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新闻在线讯(记者 林森 刘振华 实习生 周毅欣)“现在的小孩都太喜欢吃零食了,我的孙子在上小学,每天放学总会在校门口去买一包一包的麻辣,但这些五毛钱一包的零食有的都没有正式的生产许可。夏天来了,总担心他吃坏肚子。”6月10日,市民黄先生打电话反映,市区很多小学都被各种各样的低价劣质麻辣小食品和流动摊贩“包围”,不禁为这些“祖国的花朵”的健康担忧。
6月10—11日,记者随机暗访了市区的多所小学的周边,发现黄先生反映的问题已经成为市区小学的普遍现象,如何捍卫校园周边的食品安全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
西直街小学:摊贩堵塞消防通道
6月10日12时,正值西直街小学本部中午放学的时间点,当铃声响起孩子们雀跃着奔出校门。该校校门口的消防通道上有两个流动摊点,一个卖现油炸的麻辣食品、一个卖凉皮,下课后两个摊点周边一下子挤满了排队购买的学生们。
进出校园的这一段消防通道原本就比较狭窄,两个流动摊贩一左一右摆放,将消防通道占去了约三分之一的宽度。记者在现场看到,油炸摊点的油基本呈现深褐色,但小学生们对炸鸡柳、炸火腿肠、炸土豆这些油炸食品亲睐有加,一个个吃得津津有味。
东塔小学:小食品垃圾袋丢了一地
6月10日16时许,当记者赶到东塔小学时,已经错过了下午的放学时间,但让人印象深刻的是校门口散落一地的小食品垃圾袋,这些都是学生们边吃边走留下的“战利品”。仍旧陆陆续续有学生背着书包从校园里,基本上手里都会拿着小包装的麻辣食品。
学校周边的商店把这些热门的小包装麻辣食品摆在显眼的位置,这些五角钱的小食品大多名不副实。这些看上去诱人的食品,基本都是用面粉和各种添加剂加工出来的面制品,最后包装成各种“鸡”、“牛排”、“香肠”等。这些麻辣小食品从外边的包装袋上都能摸到油腻的感觉,有的食品袋上面生产日期、QS认证标识等难寻踪迹。
中河街小学:流动摊点一字排开
6月11日16时许,中河街小学校门前,一字排开的流动食品摊点成为一道蔚为壮观的“风景”。凉皮、凉粉、油炸食品、麻辣烫……各式各样的食品都吸引着孩子们的目光。
正值放学前后,每个小摊面前都围着不少的孩子,一家卖凉粉的摊点更是成为“人气王”。孩子们里一层外一层地将摊点围了起来,只为了能抢到一碗凉粉。记者在现场看到,这些流动食品摊点的卫生条件堪忧,食物大多毫无防护地暴露在空气之中,不时能见到苍蝇蚊子等前来“光顾”。
老师、家长:食品状况让人担忧
“孩子年龄太小,对这些食品没有抵抗力。家长害怕孩子乱吃吃坏了肚子,但现在也没什么办法,但我们也不可能24小时都看着孩子。”正好在东塔小学接孩子的家长王先生对此也深感无奈,虽然家长教育孩子不要在外边乱吃这些带辣味的东西,可孩子只要一攒下零钱就会去买这些麻辣小食品。
家长吴女士也表达了同样的担忧,“这些五毛钱一袋的小食品不要说没有营养,说不定还是黑作坊做出来的食品,本身就无法保证质量,孩子吃了这样的东西,真是让人揪心,有关部门应该来管管。”
“我们学校门口的食品流动摊点问题由来已久,一方面是这些油的质量也无法得到保障,油炸食品可能对学生的健康造成影响,另一方面摊点阻塞了消防通道,存在安全隐患。”西直街小学的校长邓永平对校门口的流动摊点也摇了摇头,“学校多次和摊贩协商过,但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妥善解决。摊贩们和城管也是在打游击战,城管来了就躲一会,城管一走又照常出摊。学校也只能在平时教育孩子们尽量少吃垃圾食品。”
工商、消协:监管、维权难度较大
记者从市工商部门获悉,市面上这些小食品基本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正规厂家生产,符合国家标准的食品,此类食品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都有电子备案;另一类是一些“三无产品”或山寨食品,从一些家庭黑作坊里生产出来,没有任何质量保障,这些食品大多隐藏在学校附近的小商店内或农村市场。对这些小食品及一些流动早餐摊贩的监管,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虽然经常展开行动,但监管难度较大,那些流动小商贩时,经常是这边查,那边躲,也给他们的工作带来了不少麻烦。
市消费者协会的工作人员也表示,由于学校附近的商贩摊点的流动性比较强,加上小学生往往无法提供消费凭证,即使出现了食品安全问题进行投诉,处理起来有一定难度。其建议小学生尽量不要在学校附近的小商店和小摊购买低价劣质的零食,要去正规的商家购买小食品,以免上当受骗。”
教育局:“五个一批”专项整治正在开展
记者从市教育局了解到,从4月1日起,由市食安办牵头,市教育局、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实施,我市开展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对全市范围内所有普通高等院校、职业技术院校、技工学校、中学、小学、幼儿园和托儿所等各级各类学校的食品生产经营活动,校门两侧及街道对面两侧200米范围的食品生产经营活动和向学校配餐(含托餐)的食品生产经营活动进行集中整治。
由食安办负责牵头组织协调,教育、食品药品监管、工商、质监、监察、城市管理部门参与执法检查,通过开展“五个一批”专项整治,即查处一批制售假冒伪劣食品案件,取缔一批存在较大食品安全隐患的生产经营单位,曝光一批违法违规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引导一批“四小”食品生产经营主体(小作坊、小餐饮、小摊贩、小超市)规范生产经营,创建一批食品安全生产经营示范单位,进一步规范校园及周边食品生产经营秩序,净化饮食消费环境,消除食品安全隐患,确保不发生群体性食品安全事件,切实保障广大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中河街小学门口人气火爆的凉粉摊。
琳琅满目的“五毛”零食是很多孩子的最爱。
东塔小学门口小食品垃圾带散落一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