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生
来自厦门戴娇花多年坚持义务捡拾垃圾只为更美邵阳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邵阳新闻在线讯(记者 谢婷婷)6月11日19时左右,天色渐晚,雨后的空气格外清新。透过朦胧的光线,映在眼前的,到处都是归心似箭的人们。大雨过后,地面潮湿,行人走路都格外小心,以免脏水溅到裤子上。

  这时,在西湖路与宝庆路的十字路口,一个身影吸引了人们的注意。她四十岁左右,推着一辆年轻人骑的赛车,一个棕黄色的背包放在腰后,蹬着一双黑色高跟鞋,缓慢地向前走着。她时不时地弯下腰,捡拾地上的白色垃圾。这些白色垃圾在雨水的浸泡下,有些已经成块儿状,看上去很恶心。然而,她不顾这些,把垃圾拾起来,不一会儿手就弄脏了。手拿不下时,她就慢慢地把自行车推到附近的一个垃圾桶,随手把垃圾扔进垃圾桶,然后继续往前走。她弯腰捡垃圾时,行人主动让地儿。记者满脑子的疑问,环卫工人早就下班了,从她的穿着来看,不像是环卫工人。

  记者走上前探其究竟。她叫戴娇花,家住市区红旗路附近,刚下班回家。她憨憨地笑着说:“这没有什么呢,我看不得地上有垃圾,呵呵!”她说,她是从汽车南站那边一直捡过来的,“今天下雨,地上的垃圾相比以前少了很多,我只捡白色垃圾,那些食品渣我就不捡了。看着那些痰,我觉得很恶心。”她瞬间恢复之前严肃的表情。“可能跟我的习惯有关。”

  戴女士原本不是本地人,她来自厦门,后来认识了在那儿打工的现在的丈夫,就跟着一起来到邵阳。“我们那儿的市民,很少乱丢垃圾的。当然,也有这样的人。所以,我一看到地上有垃圾,就会主动捡起来。这个习惯一直保留到现在。刚开始到邵阳,大街上到处是痰和垃圾,真的觉得无法忍受;虽然我这么坚持做了,但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是微小的。”她解释道,“有时候,有些路人还不是很理解,看我像看一个怪物一样,让我很受不了。”她伸开手掌,上面满是泥土和脏水。她希望人们不要乱丢垃圾,希望邵阳越来越干净。那样,就不再需要像她这样的“环卫工人”了。

  当记者拿出相机想要记录下她的影像,戴女士赶紧遮住了脸,连说“没必要,没必要”。她转身推着自行车缓慢地向前走着,继续她的“工作”,之后消失在夜色中。

作者:谢婷婷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