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新闻在线讯(通讯员 曾令旭 左巍)近日,武冈市水浸坪乡综治办、派出所、司法所部门联动化解了罗某丁某违反公序良俗伤害刘某亲属感情的矛盾纠纷,这是该乡利用三调联动化解矛盾纠纷的又一成功事例。
该乡竹山村村民周某,因家庭条件差,命运不济,认为是已故弟弟在做祟,5月17日,便请当地法师丁某和罗某在其弟弟的坟堆上烧纸做法。5月28日,远在广东打工的弟媳刘某听说哥哥请人在丈夫坟头上做法,便通知女儿女婿一同从广东赶回家了解情况,刘某在坟堆上发现已故丈夫坟头被人打了两个洞并在洞里倒入桐油,当地农村风俗认为,这是对死者的大不敬和对生者的大不利,一家人为此既痛苦又气愤,决定讨一个说法。
刘某和女儿女婿找到做法师丁某和罗某,要求赔偿经济损失和精神损失,并承担迁坟的所有开支。丁某和罗某承认在死者坟堆上烧过纸但没有打过洞和倒过桐油,双方对赔偿问题分歧很大,未能达成协议。刘某全家非常不满,便请亲朋好友到罗某丁某家滋事,罗某便向110报案,矛盾进一步激化。派出所出面制止矛盾后,告知罗某申请司法所进行调解。
6月13日,司法所、综治办和派出所工作人员组织双方进行调解,调解员事前对这一特殊的矛盾纠纷进行了认真研究和疏理,在调解过程中双方对在坟堆上烧纸钱一事没有异议,对在坟堆上打洞和倒桐油的事实都不能提供依据,调解员见此将争论焦点回归到法师烧纸是否对刘某家庭造成伤害进行调解。调解员首先给双方上了一堂法制课,就公序良俗的概念、原则、适用和精神损害赔偿等相关法律知识向双方进行了说明和解释。然后指出了双方应该承担的责任。调解员指出,坟墓是死者亲属寄托感情、悼念死者之客观载体,罗某和丁某由于身份和职业的特殊性,侵犯的客体是善良的风俗与死者的尊严,扰乱社会公共秩序和道德准则,是对死者灵魂的亵渎,给死者家属带来了精神痛苦,导致利害关系人之间产生矛盾冲突,双方应该本着协商的态度,互谅互让,妥善解决。通过对双方的耐心劝解和疏导,双方最后达成调解协议,由罗某丁某共同承担六百元的赔偿款,双方握手言和。
近年来,水浸坪乡党委政府,坚持创新工作机制,不断创新调解方法,强化调解职能,处理纠纷时积极发挥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大调解手段在维护社会安全稳定工作中的作用,为社会的和谐稳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