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生
雨天“内涝”、小广告扎堆、台阶较陡 市内地下通道问题多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一市民在水迹未干的汽车南站地下通道走过。 林森摄

  邵阳新闻在线讯(记者 林森 实习生 谭丽佳)“城区现在的地下通道比较少,有的地下通道设计不太便民,而且一下雨就积水。”7月4日,市民贺先生拨打本报热线反映,市区的地下通道存在一些问题,呼吁引起有关部门关注。

  地点:汽车南站症状:雨天积水,“牛皮癣”多

  7月5日上午,当记者赶到汽车南站售票厅对面的地下通道时,只见地面虽然有经过清扫的痕迹,但仍然有大摊水迹。

  “一到下雨天这里就涨水,现在你看到的情况还算比较好的,前两天落大雨的时候,这里的积水蛮多,都不敢在这里走。”路过这里的市民张先生说,由于敏州路上的车流量现在越来越多,过马路时,他习惯多绕几步路走地下通道,但一碰到下雨天,地下通道就很不好走,这也让他很无奈。

  除了地面积水的问题,该处地下通道的墙面出现“牛皮癣”小广告扎堆的状况。

  地点:市中心医院症状:台阶较陡,人气冷清

  位于市中心医院门口的地下通道同样有一些“病症”,相较汽车南站的地下通道,该处通道宽度更狭,且台阶的坡度更陡。记者沿着一侧的台阶往下走,发现要走53级较陡的台阶才能到通道底部,并且相对幽闭狭窄的空间让人有种压抑的感觉。地下通道两侧都安装有铁门,上有提示:“为确保安全,该通道从晚上8时至次日早上7时封闭”。

  “走这条地下通道的很多都是来医院的病人或家属,但台阶有点陡,很多人都不敢走。我今年72岁了,走这个地下通道都只敢扶着旁边的扶手慢慢走。”在地下通道行走的李爷爷说,一些病人本来行动就不太方便,这里要下的台阶多、坡度陡,让一些人望而生畏。

  距离该地下通道约100米的地方有一个人行横道,记者随后站在地下通道口观察,发现走人行横道的人明显比走地下通道的人多。

  地下通道,你怎么看?

  究竟市民对城区地下通道持什么样的态度呢?7月6日,记者在街头随机采访了一些市民,大家对城区地下通道的问题各抒己见。

  家住大祥区红旗社区的李女士说,“像火车站、汽车站这些人流量大的地方,应该多建设一些地下通道,这样大家走路会更安全,其他城市的火车站广场前一般都有地下通道。”

  在市区某事业单位上班的刘先生认为,“地下通道不要光追求数量,要真正设在有需求的地方,并且设计时要注意行人的行走体验,并且后期要做好管理维护。”

  从事销售工作的何先生表示,“我们经常在外边跑,有时候中午的时候还可以在地下通道遮遮阳。像地下通道的排水、照明这些配套的基础设施一定要做好,这样大家才愿意去走地下通道。”

  市政研究所副所长林长青认为,“合理规划建设地下人行通道,是将机动车、非机动车与行人分流的有效方式,既能保证行人过街安全,又可以提高道路的通行效率。”针对地下人行通道目前存在的问题,林长青呼吁,请市民朋友自觉爱惜地下人行通道的各种设施,不要造成人为蓄意破坏,同时请市政、城管等有关的职能部门做好已建地下通道的维护和管理工作。

作者:林森 谭丽佳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