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新闻在线讯(邵阳县作风办)为彻底扼杀公款吃喝方面呈现出的“隐、小、巧”趋势,揭破公款报销方面调换核算科目、拆分消费、虚列支出科目等多样化方式,避免车辆使用方面“私车公用”变为“私车公养”,消除办公室用房方面的一些“假清理”、“假整改”、“假腾退”现象,制止婚丧嫁娶方面分批操办、暗中收礼、只收礼不操办的行为,邵阳县以思想观念、规章制度、政务公开、监督检查、违规处罚为抓手,让这些“四风”问题中的“隐身衣”曝光在阳光下无处可藏。
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一方面,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加强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和宗旨教育、党风党纪和廉洁自律教育,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内心深处认识“四风”问题中“隐身衣”的本质和危害,坚决克服观望、等待、侥幸心理。同时加大在全县进行廉政文化宣传教育的力度,弘扬真善美、传播正能量。要以治理党内“四风”之垢,带动清除社会风气之弊,革故鼎新、移风易俗,积小胜为大胜,以党风政风的根本好转带动社会风气的持续好转。另一方面,单位领导干部和班子成员特别是一把手要严于律己、知行合一、表里如一,做到自身清、家属清、亲属清、身边清,真正做到上行下效,实现风清气正。
出台相关的规章制度。坚持把加强制度建设作为解决“四风”问题的基础性举措,并要依据自身实际情况不断健全和完善相关规章制度。根据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以及《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该县结合实际相继出台“规范‘三公’经费支出”、“清理办公用房”、“公车治理”、“狠刹办酒敛财歪风”等一系列有针对性的规范性文件,用制度规范党员干部行为。同时强化制度的刚性约束,加大制度的落实力度,提高执行力,用制度管人管事,制度面前人人平等,使制度真正成为“带电的高压线”,决不允许“特权”、“例外”出现,真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推进党、政、财务的公开。该县不断加大“三公”经费的公开力度,全面实现政府预决算公开,提高专项资金的预算安排、分配以及执行情况的透明度,细化政府预决算公开内容,把每一笔支出都晒在阳光下。进一步完善党务、政务和各领域办事公开制度,推进决策公开、管理公开、服务公开、结果公开,强化权力公开透明运行。该县以蔡桥乡石河村为试点村,成立了村务监督委员会。村部的外部围墙上挂有11个工作栏,上面详细记录了该村党员、入党积极分子、村支两委成员的基本信息,五保供养、城乡医疗救助、低保、扶贫、危房改建、优抚抚恤等获此国家优待补助的原因、个人基本情况和国家补贴的金额,以及每户农民退耕还林、粮食补贴、生态公益林等国家补贴的金额。正如该村的“第一书记”黄书记所言:党、政、财务的公开,给老百姓一个明白,还村干部一个清白。
提高监督检查的整合力。检查方式方面:多明察暗访,少常规检查;多深度检查,少走马观花;多上下交叉和异地交叉检查。检查内容方面:重点检查公务接待、公务用车、会议、出差、培训等经费的真实性、合理性,建立监督检查长效机制和常态化监督检查机制,将监督检查常态化。检查部门方面:充分发挥工商、税务、财政、审计、公安、交警、质监等职能部门的作用,密切配合、联手治理,形成整体合力。今年来,该县纪委、县组织部和县公安局共同参与组成督察组3次对县直机关各单位及其下属单位、23个乡镇(场)、县城主要饭店和娱乐场所进行了检查。
加大违规者的处罚力度。在“常”、“长”上下功夫,建立健全纠正“四风”的常态化机制,持之以恒反对“四风”,步步为营、久久为功。继续加大明察暗访、监督检查、专项治理和严肃处理、公开曝光的力度,严肃查处给“四风”穿“隐身衣”的违规者,只要发现疑似违纪线索,及时核查,一经查实,既严肃处理当事人,又追究相关领导责任,点名道姓曝光,不护短、不手软,发挥威慑效应,真正编织起党纪国法的“高压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