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新闻在线讯(记者 羊长发 通讯员 刘少阳)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邵阳市城管执法局心系群众,在城市市容秩序和环境卫生管理工作中推出一系列便民服务政策和措施,改“堵”为“疏”,变管理为服务,切实解决服务群众“零距离”问题。在7月31日该局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上,他们的做法得到市委督导组充分肯定。
两类市场惠民生
针对农民进城销售季节性农产品难的问题,市城管局对小街小巷等闲置的空隙地带进行普查,有计划地就近就地为其开辟合法的经营场所。既规范了市容管理,又方便了群众。
开辟年货直销临时市场。为方便农民春节期间进城销售自产蔬菜和肉禽等农副产品,市城管局协调三区及有关部门,在大祥坪西侧、黄家山体育馆内、原汽车西站内、火车北站红旗小学路口、资园路等地段设置五个临时销售点,实行定点销售、规范管理,并免收一切费用。开设临时市场后,改变了以往春节前流动摊贩剧增、到处拥堵的局面,既方便了市民购买年货,也有效地缓解了农民集中进城销售农副产品给市容环卫和交通秩序带来的压力,保证了春节前夕市城区的整洁有序。
设置西瓜便民销售点。入夏以来,本地西瓜集中上市,为方便瓜农销售和市民买瓜,市城管局在市区范围内的部分支路设立了47个临时西瓜销售点,为广大瓜农开辟“绿色通道”,有效解决了瓜农卖瓜难和市民买瓜难的问题。对西瓜便民销售点实行规范管理,不收取任何费用。双清区城管局还准备了10条扁担、8担箩筐、2辆皮卡车和2个应急药箱,发现不规范堆放出售的瓜果、蔬菜,及时与瓜农、摊主沟通,并帮助就近转运到西瓜销售点,瓜农和市民纷纷为“箩筐城管”的贴心服务点赞,全国各大媒体也争相推介。
两个“驿站”显爱心
市城管局在城市管理工作中注重处理好执法与服务的关系,寓执法于服务中,在不影响市容、不妨碍交通的前提下,合理规划设置一些爱心便民摊点,服务执法对象,既维护城市形象,又赢得民心,被群众誉为城市“爱心驿站”。
为特困群众设立爱心摊点。针对魏源广场范围内少数摊贩家庭特别困难,市城管执法局秉着人性化执法的理念,为他们在魏源广场西侧设立一个固定的“爱心摊点”,并出资订做了漂亮美观的摊位车,嘱咐其文明规范经营,做好摊点附近的清洁工作。现在,“爱心摊点”的摊主安心经营,不用再东奔西跑和城管“打游击”、“捉迷藏”,有效解决了城市“脸皮”和百姓“肚皮”的关系,得到了附近的商贩、旅客、居民的交口称赞。
为手工业摊主设立便民服务点。修鞋、修锁、配钥匙等摊点既是一些摊主的生计来源,市民对于这些服务也有需求。但一些摊点破旧不堪,有的甚至将摊位摆放在街道巷口,妨碍行人车辆的正常通行。对这些摊点,市城管部门不是简单地进行取缔,而是主动服务,在不影响市容的情况下设置便民服务点,统一标准制作一批便民服务车,免费赠送给摊主。7月11日,城管部门赠送了第一批崭新的不锈钢便民配送服务车,以及与之配套的遮阳伞、工作马甲等,既方便了市民又照顾到摊主,同时还美化了市容。
两项整治促文明
城市噪声扰民和车窗抛物是城市管理中的一个难题,市民反响较大。为营造良好的城市生活环境,市城管局在继续开展城市管理综合治理的基础上,加大城市噪声扰民和车窗抛物现象治理力度,促进城市环境进一步优化,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质的提升。
开展噪声专项整治。近年来,在中心城区的公园、休闲广场等地使用高音喇叭唱歌、跳广场舞以及甩鞭子等现象十分普遍,噪声扰民问题非常突出。7月1日起,市城管执法局联合住建、环保、公安等部门,启动为期2个月的城区公园及休闲广场噪声污染集中整治,重点整治城南公园的噪声扰民问题,对在上述公园、休闲广场使用高音喇叭、打陀螺、违规摆摊设点行为和唱歌、跳舞等娱乐健身活动进行整治和规范。此外,在高考、中考期间,为让广大考生有一个良好的学习、考试和休息环境,市城管执法局超前部署,加强对有关单位和经营户的宣传教育,并通过报纸、电视、广播、网络等各种方式刊播了加强高考期间噪声管控的公告,向广大市民发送了温馨提醒的手机短信。安排专门力量加强昼夜巡查,对城区商业促销、广场舞等健身活动、建筑工地施工等进行规范管理,对噪音超标活动、燃放烟花爆竹、违规夜间施工等违章行为及时进行制止和查处,为莘莘学子创造了良好的休息和考试环境。
开展车窗抛物专项整治。市区部分机动车车主随意从车窗内向外丢弃垃圾,破坏城市环境,增加环卫负担。自去年底我市启动车窗抛物专项整治工作以来,市城管执法局通过广泛宣传、流动抓拍、即时处罚、媒体曝光等方式,对车窗抛物不文明行为开展集中整治。为进一步加大整治力度,提高整治成效,自5月下旬起,除继续开展流动抓拍、跟车抓拍工作外,市城管执法局在支队“示范路”沿线的双拥路与敏州路交叉路口、双拥路与宝庆路交叉路口、人大路和宝庆路交叉路口、资江小学附近及车流密集路段设定了10个车窗抛物固定取证点,安排专门的城管执法队员,在早上7时30分至8时30分之间的交通高峰时段对车窗抛物行为进行拍摄取证。7月份起,车窗抛物固定取证点在市城区范围内全面铺开,广大司乘人员的自觉意识明显增强,车窗抛物现象得到了有效遏制,有效地推进了我市城市管理工作的提标提质。